黄绿木霉原生质体诱变育种研究

被引:7
作者
杨谦
孙冬梅
张晶
机构
[1] 哈尔滨工业大学生命科学系
关键词
黄绿木霉; 原生质体; 诱变; 育种;
D O I
10.13344/j.microbiol.china.2005.04.013
中图分类号
Q933 [微生物遗传学];
学科分类号
071007 ;
摘要
利用正交实验方法研究了影响黄绿木霉(Trichoderma aureoviride)原生质体形成的因素,并利用紫外线、硫酸二乙酯、氯化锂几种因素复合诱变原生质体筛选高产纤维素酶菌株。影响原生质体形成的因子顺序是酶系统>菌龄>酶解时间>酶解温度,原生质体形成的最佳条件是0.5%蜗牛酶+0.5%溶菌酶+1.0%纤维素酶,菌龄为18h,酶解时间为3.0h,酶解温度为32℃;在该条件下原生质体产量可达到4.25×106个mL-1。Ca2+和PEG对提高原生质体再生率的作用明显;复合诱变后得到酶活显著提高、遗传性能稳定的诱变株T-14,其EG酶活与BG酶活分别提高了58.43%、44.48%。
引用
收藏
页码:62 / 6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1]   利用原生质体融合和诱变育种技术选育高酶活菌株 [J].
张文学 ;
刘春莉 ;
蒋宏 .
四川大学学报(工程科学版), 2003, (06) :66-70
[2]   用紫外诱变及紫外+硫酸二乙酯复合诱变方法选育高产异淀粉酶菌株 [J].
王弋博 ;
刘向阳 ;
李三相 ;
李勃 ;
张海林 .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3, (04) :7-10
[3]   用原生质体诱变选育高植酸酶活的黑曲霉变异株 [J].
彭益强 ;
贺淹才 ;
全成恒 ;
苏丽政 .
微生物学杂志, 2002, (05) :7-8+11
[4]   微生物原生质体技术 [J].
孙剑秋 ;
周东坡 .
生物学通报, 2002, (07) :9-11
[5]   硫酸二乙酯和紫外线对金霉素链霉菌的诱变育种 [J].
黄晶 ;
刘峰 ;
刘勇 .
中国抗生素杂志, 2002, (03) :138-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