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3 条
西藏山南努日铜钼钨矿床矽卡岩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31
作者:
陈雷
[1
,2
]
秦克章
[1
]
李光明
[1
]
肖波
[1
,2
]
李金祥
[1
]
江化寨
[3
]
陈金标
[3
]
赵俊兴
[1
,2
]
范新
[1
,2
]
韩逢杰
[3
]
黄树峰
[3
]
琚宜太
[4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矿产资源研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第二地质勘查院
[4] 中国冶金地质总局
来源:
关键词:
地球化学;
Eu、Ce异常;
接触交代;
矽卡岩;
努日;
西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41 [铜];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西藏山南地区努日Cu-W-Mo多金属矿床位于冈底斯火山-岩浆弧构造带东段南缘,属于冈底斯铜钼成矿带的南亚带,是新近探明的一个大型矽卡岩型的铜钨钼矿床,也是西藏冈底斯带首例钨矿床。对矿区内出露的矽卡岩、大理岩和灰岩的地球化学组成研究表明:在主量元素方面,Ca、Ti、Al、Mg、Mn、Fe及Si等元素在灰岩、大理岩和矽卡岩中发生了迁入迁出,各元素含量在三者之间呈线性变化;稀土元素方面,矽卡岩具有明显的LREE富集,HREE亏损特征,发育有较明显的Eu负异常;大理岩具有与矽卡岩相似的REE配分模式,说明两者在成因上具有一定联系。由矽卡岩中不同的稳定矿物组合及稀土配分模式中的Eu负异常,推测其形成于一种弱氧化、中高温的环境,这也与流体包裹体研究结果相一致。同时根据矿区内矽卡岩几乎不发育Ce的异常,说明形成矽卡岩的流体中没有海水的混合,主要来源于深部的岩浆,混染了大量的大气水。结合矿区内不同岩性的地球化学特征,强烈的轻、重稀土分异,明显的负Eu异常,且矿区内的矽卡岩与热水喷流系统具有显著差异,推测努日矿床是由岩浆热液流体的接触交代作用形成。
引用
收藏
页码:78 / 88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