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于CIMMYT人工合成种的小麦新品种川麦42的选育与研究

被引:7
作者
张颙
杨武云
邹裕春
机构
[1] 四川省农业科学院作物研究所
关键词
川麦42; 性状;
D O I
10.16213/j.cnki.scjas.2007.02.005
中图分类号
S512.1 [小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本文对CIMMYT人工合成种衍生小麦新品种川麦42的产量、抗病性、品质等主要农艺性状,及蛋白质、分子等水平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概述。川麦42是一个具有超高产潜力、高抗条锈病、适应性广、稳产性高、品质优和综合性状优良的小麦新品种,具有进一步推广应用价值。同时,可作为高产和抗病基因资源加以利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99 / 202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 [1] 利用SSR标记分析“川麦42”和“川麦43”的遗传差异
    魏会廷
    李俊
    杨武云
    彭正松
    杨烈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6, (02) : 177 - 181
  • [2] 小麦新品种“川麦42”低分子量谷蛋白亚基新基因的分子克隆
    沈蕾
    龙海
    颜泽洪
    魏育明
    郑有良
    [J]. 遗传, 2006, (01) : 57 - 64
  • [3] 高产、高抗条锈病、优质小麦新品种川麦42
    张颙
    杨武云
    [J]. 中国农村科技, 2005, (09) : 7 - 7
  • [4] 小麦新品种川麦42分子特征
    张颙
    李伟
    杨武云
    郑有良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06) : 694 - 697
  • [5] 小麦新品种川麦42蛋白及酯酶同工酶分析
    张颙
    李伟
    杨武云
    郑有良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05) : 600 - 603
  • [6] 源于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的高产抗病小麦新品种川麦42主要农艺性状分析
    张顒
    杨武云
    胡晓蓉
    余毅
    邹裕春
    李青茂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4, (02) : 141 - 145
  • [7] 源于节节麦的高抗条锈小麦新材料的醇溶蛋白带谱分析
    杨武云
    陆春明
    卢宝荣
    王宇
    胡晓蓉
    余毅
    张顒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04) : 4 - 7
  • [8] 四川—CIMMYT小麦穿梭育种回顾与展望附视频
    邹裕春
    张颙
    杨武云
    杨恩年
    黄钢
    [J]. 西南农业学报, 2003, (03) : 102 - 106
  • [9] 硬粒小麦SW AHEN 3抗条锈(条中30、31)性状的遗传分析
    杨武云
    余毅
    胡晓蓉
    杨家秀
    颜济
    杨俊良
    [J]. 麦类作物学报, 2001, (01) : 18 - 20
  • [10] 硬粒小麦-节节麦人工合成种Decoy1/Aegilops tauschii 510抗条锈性状(条中30,条中31)的遗传分析
    杨武云
    颜济
    杨俊良
    郑有良
    余毅
    胡晓蓉
    杨家秀
    [J]. 西南农业学报, 1999, (02) : 39 - 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