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PD-PK的中药日服次数合理性评价模式商建

被引:14
作者
袁海龙
肖小河
机构
[1] 解放军中药研究所解放军医院
关键词
中药用法; 日服次数; 药效学-药动学(PD-PK); 临床疗效; 评价模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242 [中医治疗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中药"用法"是关乎中药临床用药安全有效的关键科学问题,日服次数是中药"用法"的主要事项和内容之一,直接关系临床疗效,然而针对日服次数合理性的研究几乎是空白的。为了寻求中药日服次数研究的新突破,在回顾性研究和前瞻性分析的基础上,首次提出"基于药效动力学-药动学(PD-PK)的中药日服次数合理性评价模式"的研究设想,以期为科学确定中药日服次数、提高临床疗效提供具有原创性和实用性的研究思路和方法。
引用
收藏
页码:417 / 419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中药大质量观及实践 [J].
肖小河 ;
金城 ;
鄢丹 ;
王伽伯 ;
袁海龙 ;
赵艳玲 .
中草药, 2010, (04) :505-508
[2]   PK-PD模型在中药药动学中的应用 [J].
曹岗 ;
张云 ;
丛晓东 ;
蔡皓 ;
邵玉蓝 ;
蔡宝昌 .
中草药, 2009, 40 (11) :1830-1834
[3]   试论基于代谢组学与方证理论的药效学-药动学方法研究中药复方配伍规律 [J].
王战国 ;
胡慧玲 ;
兰轲 ;
蒋学华 .
中草药, 2009, 40 (02) :169-172
[4]   我国药物动力学研究50年发展概述 [J].
刘昌孝 .
天津中医药大学学报, 2008, (03) :127-134
[5]   突破中药传统用量局限,提高中医药临床疗效 [J].
肖小河 ;
鄢丹 ;
金城 ;
赵艳玲 .
中国中药杂志, 2008, (03) :229-232
[6]   葛根素亚微乳的制备及家兔体内药物动力学评价 [J].
岳鹏飞 ;
游荣辉 ;
杨明 ;
袁海龙 ;
肖小河 .
中国医药工业杂志, 2007, (07) :491-495
[7]   两种中药复方的药效动力学与测试成分药代动力学拟合——兼论中药药代动力学研究方法 [J].
杜力军 ;
邢东明 ;
赵玉男 ;
王雪莉 ;
苏慧 ;
卢弘 ;
孙虹 ;
金文 .
世界科学技术, 2005, (03) :29-33+86
[8]   茵陈蒿汤及其血中移行成分6,7-二甲氧基香豆素的肝保护作用 [J].
王喜军 ;
李廷利 ;
孙晖 .
中国药理学通报, 2004, (02) :239-240
[9]  
中药复杂组份药代动力学与整体药效研究的探索[A]. 王广基.2008年中国药学会学术年会暨第八届中国药师周论文集[C]. 2008
[10]  
伤寒论讲义[M]. 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 成都中医学院主编, 19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