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流强度时空动态研究——以陕西省为例

被引:6
作者
袁晓玲 [1 ]
范玉仙 [2 ]
机构
[1]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产业安全研究中心
[2] 西安交通大学经济与金融学院
关键词
城市流强度; 外向服务功能; 专业化; 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
D O I
10.13239/j.bjsshkxy.cswt.2012.08.011
中图分类号
F299.27 [地方城市经济];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学科分类号
1204 ; 0701 ; 070104 ;
摘要
通过对陕西省十个城市的城市流强度进行时空动态比较,考察陕西省城市外向服务的空间差异和产业间结构,并建立固定效应变截距模型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回归分析。结果表明,西安市城市流强度"一市独大",但综合服务能力不够强;其他城市的城市流强度值较小,专业化优势不明显;第二产业对城市流强度的影响程度大于第三产业;各城市产业影响的水平效应差距较大。提出中心城市应着力提高综合服务能力,其他城市则应集中力量发展优势产业,着力提高综合经济实力;各城市均应挖掘城市特色,发展第三产业。
引用
收藏
页码:30 / 35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城市与区域经济学.[M].(英) 麦卡恩; 著.格致出版社.2010,
[2]  
城市地理学.[M].周一星著;.商务印书馆.1995,
[3]  
陇海-兰新地带城镇发展研究.[M].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陇海-兰新地带城镇发展研究>>课题组编;.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4,
[4]   西北地区铁路沿线经济带经济联系强度比较与分析——以兰新、包兰、西陇海、兰青铁路沿线为例 [J].
王培安 ;
白永平 ;
张宇硕 ;
时保国 ;
李慧 .
城市发展研究 , 2011, (04) :65-70
[5]   中国城市群对外服务功能强度与结构分析 [J].
王海江 ;
苗长虹 ;
郝成元 .
人文地理, 2010, 25 (01) :49-55+147
[6]   基于城市流的长株潭城市群城市联系 [J].
朱顺娟 ;
郑伯红 .
城市发展研究 , 2009, (06) :41-46
[7]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流分析与模型阐释 [J].
姜博 ;
修春亮 ;
陈才 .
经济地理, 2008, (05) :853-856+861
[8]   基于城市流的浙中城市群内在功能联系及其政策响应 [J].
朱华友 ;
蒋自然 .
城市发展研究, 2008, (01) :16-20
[9]   东北地区城市群组城市流强度研究 [J].
宋飏 ;
王士君 ;
冯章献 .
东北师大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01) :114-118
[10]   利用城市流强度划分中心城市规模等级体系——以江西省为例 [J].
雷菁 ;
郑林 ;
陈晨 .
城市问题, 2006, (01) :1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