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地区铁路沿线经济带经济联系强度比较与分析——以兰新、包兰、西陇海、兰青铁路沿线为例

被引:6
作者
王培安 [1 ]
白永平 [1 ]
张宇硕 [1 ]
时保国 [1 ]
李慧 [2 ]
机构
[1] 西北师范大学地理与环境科学学院
[2] 北京师范大学地理学与遥感科学学院
关键词
经济联系; 经济带; 西北地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铁路干线在我国空间经济发展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已成为我国经济布局的重要轴线。西北地区铁路沿线经济带是中国西北部重要的经济增长区域,未来发展前景十分广阔。基于点-轴发展理论,以西北地区兰新、包兰、西陇海、兰青四大铁路干线为发展主轴,以各铁路干线沿线经过的25座节点城市为研究对象,利用城市流强度模型,测度并比较了四大铁路经济带经济联系强度。
引用
收藏
页码:65 / 70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辽中南城市群城市流分析与模型阐释 [J].
姜博 ;
修春亮 ;
陈才 .
经济地理, 2008, (05) :853-856+861
[2]   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城市流强度研究 [J].
张虹鸥 ;
叶玉瑶 ;
罗晓云 ;
叶树宁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04, (06) :53-56
[3]   兰州—西宁—银川城市带与西部开发 [J].
汪一鸣 ;
杨汝万 ;
吴永辉 .
地理学报, 2004, (02) :213-222
[4]   商业地理研究的理论与方法回顾 [J].
桑义明 ;
肖玲 .
人文地理, 2003, (06) :67-71+76
[5]   西陇海兰新经济带节点城市的发展方向与产业分工 [J].
方创琳 ;
张小雷 .
地理研究, 2003, (04) :455-464
[6]   基于引力模型的城市空间互相关和功率谱分析——引力模型的理论证明、函数推广及应用实例 [J].
陈彦光 ;
刘继生 .
地理研究, 2002, (06) :742-752
[7]   沪宁杭城市密集区城市流研究 [J].
朱英明 ;
于念文 .
城市规划汇刊, 2002, (01) :31-33+44
[8]   国外区域联系研究综述 [J].
朱英明 ;
姚士谋 .
世界地理研究, 2001, (02) :16-24
[9]   深圳与珠江三角洲区域经济联系的测度及分析 [J].
李国平 ;
王立明 ;
杨开忠 .
经济地理, 2001, (01) :33-37
[10]   甘肃与毗邻省区区域经济联系研究 [J].
牛慧恩 ;
孟庆民 ;
胡其昌 ;
陈延诚 .
经济地理, 1998, (03) :51-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