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红枫湖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分布特征及其与粒径的关系

被引:17
作者
朱元荣 [1 ,2 ]
张润宇 [1 ]
吴丰昌 [3 ]
傅平青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球化学研究所环境地球化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
[3]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国家环境保护湖泊污染控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沉积物; 生物可利用磷; 粒径; 空间分布; 深水湖泊; 红枫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524 [湖泊、水库];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应用化学提取法分析了红枫湖主要出入湖河口及湖心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BAP)的含量,并探讨了BAP空间分布与总磷(TP)和粒度组成之间的关系.研究结果表明,各形态BAP含量顺序为:藻类可利用磷(AAP)>NaHCO3可提取磷(Olsen-P)>水溶性磷(WSP)>易解吸磷(RDP).沉积物柱芯中BAP迅速降低,剖面变化比TP更为明显.各形态BAP与TP显著相关,除RDP与AAP外,其它形态BAP之间也显著相关.Olsen-P是评价红枫湖沉积物磷的生物有效性的最佳指标.红枫湖沉积物颗粒组成以粘土及粉砂为主,湖心沉积物比河口粒度小.表层(0-5cm)沉积物中Olsen-P和AAP的含量与细组分(粘土)的比例呈正相关,而RDP、WSP与细组分呈负相关性,表明沉积物细组分对深水湖泊富营养化的重要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13 / 5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 [1] 内蒙古段黄河沉积物对磷的吸附特征研究[J]. 张宪伟,潘纲,王晓丽,陈灏,郭博书,包华影.环境科学. 2009(01)
  • [2] 黄河中下游沉积物对磷酸盐的吸附特征
    王晓丽
    潘纲
    包华影
    张宪伟
    陈灏
    郭博书
    [J]. 环境科学, 2008, (08) : 2137 - 2142
  • [3] 结合粒度和Cs对小流域水库沉积物的定年——以黔中喀斯特地区克酬水库为例
    王文博
    蔡运龙
    王红亚
    [J]. 湖泊科学, 2008, (03) : 306 - 314
  • [4] 湖泊沉积物粒度多组分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研究
    殷志强
    秦小光
    吴金水
    宁波
    [J]. 第四纪研究, 2008, (02) : 345 - 353
  • [5] 天然有机质及其在地表环境中的重要性
    吴丰昌
    王立英
    黎文
    张润宇
    傅平青
    廖海清
    白英臣
    郭建阳
    王静
    [J]. 湖泊科学, 2008, (01) : 1 - 12
  • [6] 贵州红枫湖水体溶解有机质的剖面特征和季节变化
    黎文
    吴丰昌
    傅平青
    刘丛强
    王静
    梅毅
    王立英
    白英臣
    [J]. 环境科学, 2006, (10) : 1979 - 1985
  • [7] 水库现代沉积过程沉积磷的早期成岩作用模型研究
    朱俊
    王雨春
    万国江
    刘丛强
    [J]. 矿物学报, 2006, (03) : 296 - 302
  • [8] 太湖东北部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的季节性变化
    徐玉慧
    姜霞
    金相灿
    王琦
    马小凡
    [J]. 环境科学, 2006, (05) : 869 - 873
  • [9] 长江中下游湖泊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分布特征
    张路
    范成新
    朱广伟
    王建军
    [J]. 湖泊科学, 2006, (01) : 36 - 42
  • [10] 红枫湖、百花湖网箱养鱼对湖库水质的影响分析及水资源保护
    钟晓
    廖国华
    孙伟
    [J].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4, (04) : 34 - 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