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泊沉积物粒度多组分特征及其成因机制研究

被引:136
作者
殷志强 [1 ]
秦小光 [1 ]
吴金水 [2 ]
宁波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质与地球物理研究所
[2] 海南省海洋地质调查局
关键词
湖泊沉积物; 粒度; 多组分特征; 成因机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12.32 [湖泊、海洋作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高分辨率激光粒度仪MS2000对安固里淖、三台河以及长江等多个地点湖泊和河流沉积物样品细粒部分的粒度多组分分布特征进行了系统、深入研究。总结了其粒度分布特征及组分间差异并讨论了其成因机制。研究认为:1)湖泊沉积物粒度一般由多个组分叠加构成,表现为多组分粒度分布特征,其受控于水动力强度和搬运方式等因素。2)粒度分布最多可有6个组分(中值粒径范围分别为①<1μm,②2~10μm,③10~70μm,④70~150μm,⑤150~700μm,⑥>700μm),其中前4个组分属悬浮组分(③组分是流域内风成作用强弱的判别标志),⑤为跳跃组分,⑥为滚动组分,整体分选性差。3)据粒度分布特征可分为湖滨、过渡和湖心三相,三相间粒度分布特征有明显差异,同时又存在此消彼长的良好过渡关系。湖滨相以④组分为优势组分,该组分含量越高,指示沉积物越靠近湖滨;过渡相④组分含量随距湖心距离靠近而减小,但②组分含量却在逐渐增加;湖心相以②组分占主导优势,该组分含量越高,指示沉积物越靠近湖心。4)湖相沉积物受湖滨拍岸浪和湖心波浪的影响而产生了明显的粒度分异规律。
引用
收藏
页码:345 / 353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5 条
  • [1] 岱海湖泊沉积岩芯高分辨率磁性测量——U型槽与常规方法之比较
    朱艳明
    于永涛
    周力平
    薛滨
    吴艳宏
    强小科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 983 - 988
  • [2] 近7000年巢湖沉积物环境磁学特征及其指示的亚洲季风变化
    张卫国
    戴雪荣
    张福瑞
    师育新
    俞立中
    JADearing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6) : 1053 - 1062
  • [3] 西藏纳木错深水湖芯反映的8·4ka以来气候环境变化
    朱立平
    王君波
    林晓
    鞠建廷
    谢曼平
    李明慧
    吴艳红
    GDaut
    RMusbacher
    ASchwalb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4) : 588 - 597
  • [4] 猪野泽记录的季风边缘区全新世中期气候环境演化历史
    隆浩
    王乃昂
    李育
    马海州
    赵强
    程弘毅
    黄银洲
    [J]. 第四纪研究, 2007, (03) : 371 - 381
  • [5] 苏干湖沉积物粒度组成记录尘暴事件的初步研究
    强明瑞
    陈发虎
    周爱锋
    肖舜
    张家武
    金明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6) : 915 - 922
  • [6] 岱海沉积记录的季风/干旱过渡区全新世适宜期特征
    孙千里
    肖举乐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 781 - 790
  • [7] 湖芯沉积物揭示的末次冰消开始时期普莫雍错湖区环境变化
    朱立平
    鞠建廷
    王君波
    西村弥亚
    守田益宗
    吴艳红
    冯金良
    谢曼平
    林晓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 772 - 780
  • [8] 西藏纳木错过去200年来的环境变化
    王荣
    羊向东
    朱立平
    [J]. 第四纪研究, 2006, (05) : 791 - 798
  • [9] 5kaB.P.以来东北四海龙湾玛珥湖全岩有机碳同位素记录及其古气候环境意义[J]. 刘强,刘嘉麒,陈晓雨,游海涛,储国强,汉景泰,J.Mingram,G.Schettler,J.F.W.Negendank.第四纪研究. 2005(06)
  • [10] 淮河中下游洪泽湖湖泊沉积物粒度特征及其沉积环境意义
    何华春
    丁海燕
    张振克
    施晓冬
    李书恒
    毛龙江
    [J]. 地理科学, 2005, (05) : 80 - 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