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法律还是合情理:“掏鸟窝案”背后的司法冲突与调和

被引:44
作者
李拥军
机构
[1] 吉林大学法学院
关键词
“掏鸟窝案”; 法定犯; 合理性; 形式正义;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D924.3 [分则];
学科分类号
030104 ;
摘要
某一裁判虽然是依法作出的,但当其严重挑战生活的常理时,必然难以被公众所接受,而不能被公众接受的裁判,其正当性自然是不足的。司法解释者凭借知识权力武断地规定量刑标准,从而导致了案件裁判中的量刑失当。法官的自由裁量权、个性因素以及中国特殊的刑事诉讼结构对裁判结果的形成具有重要意义。优先满足形式化的需要是法律思维中的核心内容和要素,但是追求实质合理性并不必然与法律思维背道而驰。作为一种法治高级形态的实质法治,它不但要求行为要合法而且还要合理。协调合理与合法之间的矛盾既依赖于法官的"技艺理性",同时还需要法官的职业伦理。
引用
收藏
页码:39 / 51
页数:13
相关论文
共 41 条
[1]   法定犯的责任要件与刑罚配置:“掏鸟窝案”引发的思考 [J].
唐千圃 ;
高圣平 .
社会科学研究, 2016, (03) :95-99
[2]   公众参与下“反转新闻”的发展轨迹——以“掏鸟窝”案为例 [J].
谭博治 .
新闻传播, 2016, (03) :42-43+45
[3]   人民法院审理宣告无罪案件的分析报告——关于人民法院贯彻无罪推定原则的实证分析 [J].
马剑 .
法制资讯, 2014, (01) :19-24
[4]   自然犯与法定犯的区别:法定犯的超常性 [J].
胡业勋 ;
郑浩文 .
中国刑事法杂志, 2013, (12) :39-43
[5]  
法律人思维?[J]. 苏力.北大法律评论. 2013(02)
[6]   自然犯与法定犯一体化立法体例下的实质解释 [J].
张明楷 .
法商研究, 2013, 30 (04) :46-58
[8]   融贯论在法律论证中的作用 [J].
侯学勇 .
华东政法大学学报, 2008, (04) :3-12
[9]   印证与自由心证——我国刑事诉讼证明模式 [J].
龙宗智 .
法学研究, 2004, (02) :107-115
[10]   论法官与政治家思维的区别 [J].
孙笑侠 ;
应永宏 .
法学, 2001, (09) :3-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