沱江流域中游土壤有机质的空间变异特点及其影响因素

被引:45
作者
李婷 [1 ]
张世熔 [1 ]
刘浔 [1 ]
徐小逊 [1 ]
黄元仿 [2 ]
孙丹峰 [2 ]
李保国 [2 ]
机构
[1] 四川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2] 中国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关键词
有机质; 空间变异; 土地利用方式; 土壤质地; 海拔高度; 坡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正>土壤有机质(SOM)是陆地生态系统中碳循环的重要源与汇[1-3]。其不仅能提高土壤肥力和生产力,且其对碳的固定也是人类应对大气CO2浓度升高的重要途径[4-5]。在区域尺度上,土壤有机质主要受气候、土地利用方式、地理因素如海拔高度、坡度和质地等差异的影响[6-9]。且不同自然地理条件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的区域,其土壤有机质的主要影响因素及其影响程度也会有所差异[10-12]。
引用
收藏
页码:863 / 86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太原市农业土壤全氮和有机质的空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J].
张建杰 ;
李富忠 ;
胡克林 ;
张强 ;
郭彩霞 ;
黄元仿 .
生态学报, 2009, 29 (06) :3163-3172
[2]   黄土高原县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预测——以陕西省横山县为例 [J].
连纲 ;
郭旭东 ;
傅伯杰 ;
虎陈霞 .
土壤学报, 2008, (04) :577-584
[3]   东北平原典型农业县农田土壤养分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J].
王宗明 ;
张柏 ;
宋开山 ;
刘殿伟 ;
李建平 ;
黄健 ;
张惠琳 .
水土保持学报, 2007, (02) :73-77
[4]   北京郊区土壤有机质含量的时空变异及其影响因素 [J].
胡克林 ;
余艳 ;
张凤荣 ;
王茹 .
中国农业科学, 2006, (04) :764-771
[5]   冲积平原区土壤颗粒组成的趋势效应与异向性特征 [J].
张世熔 ;
黄元仿 ;
李保国 .
农业工程学报, 2004, (01) :56-60
[6]   土壤有机质对农田管理措施的动态响应 [J].
杨景成 ;
韩兴国 ;
黄建辉 ;
潘庆民 .
生态学报, 2003, (04) :787-796
[7]   粮田土壤养分的空间格局及其与土壤颗粒组成之间的关系 [J].
黄绍文 ;
金继运 ;
杨俐苹 ;
程明芳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2002, (03) :297-302
[8]  
土壤农化分析.[M].南京农业大学主编;.农业出版社.1988,
[9]  
Long-term landscape – land use interactions as explaining factor for soil organic matter variability in Dutch agricultural landscapes.[J].Catharina J.E. Schulp;A. Veldkamp.Geoderma.2008, 3
[10]  
Relationships between soil properties and slope position in a lowland rain forest of southern Taiwan.[J].Chun-Chih Tsui;Zueng-Sang Chen;Chang-Fu Hsieh.Geoderma.200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