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土高原县域土壤养分空间变异特征及预测——以陕西省横山县为例

被引:76
作者
连纲 [1 ]
郭旭东 [2 ]
傅伯杰 [3 ]
虎陈霞 [4 ]
机构
[1] 浙江大学土地管理系
[2] 国土资源部土地利用重点实验室
[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城市与区域生态国家重点实验室
[4] 中国计量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
关键词
土壤养分; 环境因子; 空间变异; 黄土高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8 [土壤肥力(土壤肥沃性)];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研究土壤属性空间变异及其分布特征与环境因子的关系,对于了解生态系统的过程具有重要意义。以横山县为例,采集了254个耕层(0~20 cm)土样,利用数字地形与遥感影像分析技术,提取相关地形与遥感指数,分析不同土地利用、地形条件下土壤养分空间变异及分布特征,并结合回归分析与地统计学进行空间分布预测。结果表明,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其养分含量差异显著,水田和川地的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明显高于其他土地利用类型,而全磷含量以梯田最高。不同坡度分析表明,"0~3°"坡度等级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显著高于其他坡度等级;不同坡向土壤养分含量差异均不显著,但存在一个明显的趋势,即阴坡有机质和全氮含量整体上要较阳坡高。土壤有机质与高程H呈现负相关,与坡向的余弦值cosα、复合地形指数CTI、修正后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及湿度指数WI呈正相关。土壤全氮与相关环境因子的关系基本与有机质的一致。而土壤全磷与修正后的土壤调节植被指数MSAVI及湿度指数WI正相关。土壤有机质和全氮用相关环境变量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模型拟合预测较好,而对于全磷,预测结果较差;回归—克里格预测有效地减小了残差,消除了平滑效应,与实测值较为接近,预测精度高于多元线性逐步回归预测。
引用
收藏
页码:577 / 58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 [1] ERDAS IMAGINE遥感图像处理方法.[M].党安荣等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3,
  • [2] 数据统计分析与SPSS应用.[M].余建英;何旭宏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 [3] 遥感导论.[M].梅安新等[编著];.高等教育出版社.2001,
  • [4] Small-scale spatial variability of selected soil biological properties
    Stark, CHE
    Condron, LM
    Stewart, A
    Di, HJ
    O'Callaghan, M
    [J]. SOIL BIOLOGY & BIOCHEMISTRY, 2004, 36 (04) : 601 - 608
  • [5] Soil nutrients in relation to land use and landscape position in the semi-arid small catchment on the loess plateau in China
    Wang, J
    Fu, BJ
    Qiu, Y
    Chen, LD
    [J]. 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2001, 48 (04) : 537 - 550
  • [6] Spatial prediction of soil properties using environmental correlation.[J].Neil J. McKenzie;Philip J. Ryan.Geoderma.1999, 1
  • [7] 黄土丘陵区退耕还林(草)土壤环境效应
    郝仕龙
    安韶山
    李壁成
    赵小敏
    [J]. 水土保持研究, 2005, (03) : 29 - 30+56
  • [8] 不同方法预测河北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特征的研究
    赵永存
    史学正
    于东升
    赵彦锋
    孙维侠
    王洪杰
    [J]. 土壤学报, 2005, (03) : 379 - 385
  • [9] 三峡库区土壤营养元素分布特征研究
    唐将
    李勇
    邓富银
    付绍红
    [J]. 土壤学报, 2005, (03) : 473 - 478
  • [10] 干旱荒漠区土壤有机质空间变异特征
    黄元仿
    周志宇
    苑小勇
    张红艳
    [J]. 生态学报, 2004, (12) : 2776 - 27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