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三角中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现状与对策分析

被引:5
作者
谭晓缨 [1 ]
杨烨 [2 ]
机构
[1]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教育训练学院
[2] 上海体育学院体育休闲系
关键词
中学; 体教结合; 竞技体育后备人才;
D O I
10.16063/j.cnki.issn1001-747x.2010.06.003
中图分类号
G633.96 [体育];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文献资料、问卷调查、专家访谈等研究方法对长三角中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的现状进行分析和研究,发现目前长三角中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队伍呈倒金字塔形的梯队结构,且学训矛盾依然严重。为此,提出相应的对策:提高长三角中学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过程中运动训练的科学化水平;拓宽长三角中小学竞技体育学生运动员生源基础,形成小学-中学-大学的一条龙培养体系。
引用
收藏
页码:647 / 651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我国中学竞技体育发展现状及对策 [J].
谭晓缨 ;
杨再淮 ;
杨烨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7, (02) :20-23
[2]   超越“路径依赖”,谋求全面发展——“体教结合”的探索与思考 [J].
华洪兴 .
体育科学, 2006, (06) :75-78
[3]   现代化进程中上海竞技体育发展的思考 [J].
平杰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4) :16-19
[4]   国外教育系统培养竞技体育后备人才的共性经验及其启示 [J].
马志和 ;
张林 ;
郭培 ;
吴贻刚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5, (01) :18-21+43
[5]   我国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市场的结构及其影响因素 [J].
杨再淮 ;
俞继英 ;
项贤林 ;
周战伟 ;
金贇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3) :1-6
[6]   影响江、浙、沪地区高水平竞技体育后备人才培养的主要因素 [J].
戴健 ;
马志和 ;
张林 ;
刘炜 ;
刘志明 ;
周全 ;
顾晨光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4, (01) :7-10
[7]   论竞技体育后备人才资源与可持续发展 [J].
杨再淮 ;
俞继英 .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 2003, (01) :1-4
[8]  
社会学方法与定量研究.[M].谢宇; 著.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6,
[9]  
关于我国学校课余体育训练发展战略研究.[M].杨铁黎;宋尽贤著;.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2005,
[10]  
体育管理学.[M].孙汉超;秦椿林主编;.人民体育出版社.19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