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6世纪西方传教士进入中国,带走不少中国民俗资料,到19世纪后,来华西方人在中国各地进行系统而有目标的田野考察,收罗了大批在国内当时不受重视的民俗文物和民俗文献。这些资料今天散藏在国外的博物馆、图书馆等机构,成为研究中国民俗文化的一个有待开拓的宝库。其中许多珍贵资料在中国本土已经散佚无存,而且大部分未经编目整理,学者难以利用。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海外藏珍稀中国民俗文献与文物资料整理、研究暨数据库建设",即旨在全面、系统地调查海外所存中国民俗文献及民俗有关文物,予以编目、整理和研究,并建立数据库。作为该课题的纲领性文章,本文阐述了海外藏民俗文献与文物的主要资料类型,课题研究的出发点、具体路径与方法及其重点难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