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星瓢虫脂肪体的核酸代谢

被引:5
作者
吴秋雁
关雪辰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关键词
脂肪体细胞; 雌虫; 卵黄原蛋白; 取食; 滞育; 核酸代谢; 食虫昆虫; 七星瓢虫; 激素杀虫剂; 保幼激素类似物;
D O I
10.16380/j.kcxb.1981.02.002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脂肪体是七星瓢虫卵黄原蛋白合成的主要场所。本文用微量萤光法和细胞光度法测定成虫期脂肪体核酸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雌虫在成虫期第5天时,脂肪体的RNA/DNA比值出现高峰,雌虫在第9天产卵,说明当脂肪体合成卵黄原蛋白之前,脂肪体细胞的RNA合成十分活跃,这可促使卵黄原蛋白合成速率加快,几天后雌虫即能产出成熟卵块。雄虫脂舫体的RNA/DNA比值高峰在第7天出现,但其比值只有雌虫的一半。取食代饲料的雌虫,脂肪体RNA/DNA的比值一直较低,直到第24天比值才有所提高,但与正常取食蚜虫的雌虫个体的高峰值相比相差也约一半。这种雌虫一直未能产卵,说明取食代饲料的雌虫不产卵的原因在于脂肪体中核酸代谢的异常。取食代饲料一直未能产卵的雌虫,经用保幼激素类似物ZR-512处理;3天后脂肪体的RNA平均值明显增高。说明ZR-512对瓢虫脂肪体RNA合成有促进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27 / 134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七星瓢虫的卵黄发生:卵黄原蛋白的发生和取食代饲料的影响 [J].
龚和 ;
翟启慧 ;
魏定义 ;
张建中 .
昆虫学报, 1980, (03) :252-259+349
[2]   谈谈七星瓢虫的滞育问题(续) [J].
钦俊德 .
昆虫知识, 1978, (02) :49-50
[3]  
1974 Biochemical studies of the fat body of Galleria mellonella during meta-morphosis .2 Dutkowski A. B. et al. Acta Ent. Bohemoslov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