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10 条
脾虚和肾虚动物模型的研制思路
被引:26
作者:

陈小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邹世洁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机构:
[1]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来源:
关键词:
脾虚;
肾虚;
疾病模型,动物;
中西医学评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医动物模型中研究最多的是脾虚和肾虚证候模型,作者在时这两种模型的全面考察之后,发现它们的研制思路有根本性区别。脾虚证模型是病因、综合模型,也即造模方法模仿中医传统病因,模型有多种病理;而肾虚证模型是病理、分析模型,即造模方法以复制临床肾虚证某一方面病理变化为目的。这两种研制思路实际上反映了中西医不同的价值观和方法论。本文还分析了这两种研制思路各自的优点和不足,指出实验者应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使用。
引用
收藏
页码:64 / 67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 [1] 证候动物模型诊断依据的设想与评价[J]. 中国医药学报, 1987, (01) : 50 - 53+56陈小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研究所
- [2] 过劳和饮食失节塑造大白鼠脾气虚证模型的研究——肝脏线粒体超微结构的观察[J]. 云南中医杂志, 1986, (05) : 10 - 11傅湘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所唐党生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国中医研究院基础理论所
- [3] 中医“证”的动物模型研制的思路和方法初探[J]. 辽宁中医杂志, 1985, (03) : 41 - 44杜如竹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中医研究院图书情报中心
- [4] 淫羊藿肉苁蓉对羟基脲所致“阳虚”动物脱氧核糖核酸合成率的作用[J]. 中西医结合杂志, 1984, (08) : 488 - 490+453刘福春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丁光霞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李菊仙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第二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中医科,
- [5] “生化乏源”动物免疫器官改变的实验研究——营养不良和贫血小白鼠胸腺与脾脏的病理形态学观察[J]. 安徽中医学院学报, 1983, (04) : 59 - 61+69沈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安徽省建委职工医院
- [6] 肾虚和补肾药——对垂体——肾上腺皮质系统影响的研究进展[J]. 辽宁中医杂志, 1981, (12) : 42 - 44梁茂新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辽宁中医学院研究生
- [7] 四君子汤对利血平化小鼠脑内单胺介质的影响[J]. 中医杂志, 1981, (11) : 63 - 64胡彩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陈祥贵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李春梅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陈桂君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赵琪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北京市中医研究所
- [8] 阳虚、阴虚造型以及某些助阳药和滋阴药作用的初步研究[J]. 新医药学杂志, 1977, (09) : 33 - 39+49施玉华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上海中医学院正常人体学教研组
- [10] 实验性甲状腺机能亢进对于离体兔小肠运动的影响[J]. 上海第一医学院学报, 1957, (04) : 289 - 292殷文治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医学院生理学教研組徐丰彦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机构: 重庆医学院生理学教研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