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GIS的洞庭湖区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被引:7
作者
张哲 [1 ]
潘英姿 [1 ]
陈晨 [1 ,2 ]
王维 [1 ]
刘军会 [1 ]
刘孝富 [1 ]
赵兴征 [1 ,3 ]
机构
[1] 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
[2] 湖南科技大学
[3] 中国科学院生态环境研究中心
关键词
生态系统健康; 流域; GIS; 洞庭湖区;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826 [生物评价、生态评价];
学科分类号
1402 ;
摘要
以洞庭湖区子流域为评价单元,将其划分为陆域、岸边带和水域三部分,从生态系统的物理、化学和生物完整性出发,分别构建评价指标体系,开展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揭示洞庭湖区的生态系统健康状况空间分布规律。结果表明:研究区生态系统健康状况总体一般,健康等级为一般的区域面积占总面积的79.4%。各子流域的陆域健康状况一般,大部分健康指数为4~6;岸边带的健康状况差异较大,健康指数为1~8,健康状态良好的区域约占总面积的30%;水域生态系统的健康状况总体良好,健康指数均高于4。位于中心的大通湖子流域健康状况相对较差,需加强退田还湖的力度,积极开展其岸边带的植被恢复与治理。生态系统健康状况较好的是南洞庭湖和新墙河子流域,其生物多样性保护和水土流失的预防及治理是今后需关注的重点内容。
引用
收藏
页码:36 / 43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9 条
[1]   基于生境适宜度的成都震后大熊猫生境评价 [J].
王维 ;
张哲 ;
江源 ;
刘孝富 ;
许超 .
环境科学研究, 2010, 23 (09) :1128-1135
[2]   河岸带的边缘结构特征与边缘效应 [J].
夏继红 ;
林俊强 ;
姚莉 ;
王丹 .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38 (02) :215-219
[3]   渤海湾海岸带生境退化诊断方法 [J].
雷坤 ;
孟伟 ;
郑丙辉 ;
李子成 ;
彭娟莹 .
环境科学研究, 2009, 22 (12) :1361-1365
[4]   洞庭湖区湿地生态系统健康综合评价 [J].
蒋卫国 ;
潘英姿 ;
侯鹏 ;
李雪 ;
季维 ;
郑建蕊 .
地理研究, 2009, 28 (06) :1665-1672
[5]   基于TM数据的太湖叶绿素a浓度定量遥感反演方法研究 [J].
杨一鹏 ;
王桥 ;
肖青 ;
闻建光 .
地理与地理信息科学, 2006, (02) :5-8
[6]   一种城市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方法及其应用 [J].
胡廷兰 ;
杨志峰 ;
何孟常 ;
赵彦伟 .
环境科学学报, 2005, (02) :269-274
[7]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评估Ⅰ.模式、计算方法和指标体系 [J].
陈高 ;
代力民 ;
姬兰柱 ;
邓红兵 ;
郝占庆 ;
王庆礼 ;
不详 .
应用生态学报 , 2004, (10) :1743-1749
[8]  
青海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胡会峰,徐福留,赵臻彦,詹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3)
[9]  
青海湖生态系统健康评价[J]. 胡会峰,徐福留,赵臻彦,詹巍.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03)
[10]   生态系统健康研究进展 [J].
刘建军 ;
王文杰 ;
李春来 .
环境科学研究, 2002, (01) :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