裂变径迹定年资料应用中的问题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52
作者
张志诚
王雪松
机构
[1] 造山带与地壳演化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石油地质实验研究中心
关键词
裂变径迹年龄; 封闭径迹长度; 热史模拟;
D O I
10.13209/j.0479-8023.2004.132
中图分类号
P597 [同位素地质学与地质年代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裂变径迹定年与其他大多数放射性定年法不同 ,它测量的是放射性衰变对矿物晶体的物理损伤 ,而不是另一种同位素。外探测器裂变径迹定年分析中 ,可以获得每一个颗粒径迹年龄。样品裂变径迹年龄表述有组合年龄、平均年龄和中值年龄 ,不论哪种年龄都不具有简单的地质意义。封闭径迹长度及分布记录了岩石经历的最高古地温及热历史过程 ,是裂变径迹分析中最重要的参数。利用裂变径迹参数 ,可进行热史模拟 ,以重建样品的热历史。
引用
收藏
页码:898 / 905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8 条
[1]   拉萨地块南缘热液金铜矿床成矿时代的裂变径迹研究 [J].
袁万明 ;
王世成 ;
李胜荣 ;
杨志强 ;
王兰芬 .
自然科学进展, 2002, (05) :95-98
[2]   雅鲁藏布江逆冲带活动的裂变径迹定年证据 [J].
袁万明 ;
王世成 ;
侯增谦 ;
李胜荣 .
科学通报, 2002, (02) :147-150
[3]   裂变径迹年龄多成分分离技术及其在沉积盆地物源分析中的应用 [J].
周祖翼 ;
毛凤鸣 ;
廖宗廷 ;
郭彤楼 .
沉积学报, 2001, (03) :456-458+473
[4]   华山新生代构造抬升 [J].
尹功明 ;
卢演俦 ;
赵华 ;
李万伦 ;
李莉 ;
郭仕伦 ;
不详 .
科学通报 , 2001, (13) :1121-1123
[5]  
地质热历史研究的裂变径迹法[M]. 科学出版社 , 康铁笙, 1991
[6]  
A natural long-term track annealing experiment for apatite .2 Gleadow A J W,Duddy I R. Nuclear Tracks and Radiation Measurements . 1981
[7]  
Uplift History and Structure of Transantarctic Mountains: New Evidence from FissionTrack Dating of Basement Apatites in the Dry Valleys Area, Southern Victoria Land .2 Gleadow A J W,Fitzgerald P G. Earth Planet Sci Lett . 1987
[8]  
Fission Track Annealing in Apatite: Track Length Measurements and the Form of the Arrhenius Plot .2 Green P F,Duddy I R,Gleadow A J W,et al. Nucl Tracks . 19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