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海拔与超深地层石油地质若干问题

被引:26
作者
胡见义
吴因业
张静
机构
[1]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
关键词
陆相盆地; 高海拔地层; 超深层; 碎屑岩储层; 碳酸盐岩储层; 白云石化作用; 岩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海平面以上05km的高海拔地层和埋藏510km的超深地层,应是油气勘探的潜在领域,但在其石油地质理论和技术方面有很多问题需要探讨。在高海拔地区(如青藏区),新构造运动对石油地质层系和古油藏的改造和影响很大,并且高海拔油气藏的保存条件也非常严苛。超深层常常分布在中国陆相盆地,其沉积速率大、沉积岩厚度大,加之多构造层叠加,致使超深层常对应于成岩中晚期和深埋阶段(温度高于175℃,压力大于100MPa)。中国超深层优质碎屑岩储层受沉积期特征、深埋时间因素(即成岩过程很长,深埋时间较短)、流体承压程度和次生溶蚀作用的控制。深层与超深层优质碳酸盐岩储层的形成主要依赖于白云石化作用以及白云岩的岩溶改造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59 / 167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1 条
  • [1] 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沉积层序分析与储集层评价
    吴因业
    孙龙德
    顾家裕
    侯宇安
    舒红
    牛新
    [J]. 古地理学报, 2008, (01) : 13 - 24
  • [2] 塔里木盆地满西地区石炭系东河砂岩沉积层序分析与储集层评价
    吴因业
    孙龙德
    顾家裕
    侯宇安
    舒红
    牛新
    [J]. 古地理学报, 2008, (01) : 13 - 24
  • [3] 塔里木盆地下古生界白云岩储层油气勘探前景
    郑和荣
    吴茂炳
    邬兴威
    张涛
    刘春燕
    [J]. 石油学报, 2007, (02) : 1 - 8
  • [4] 四川盆地普光超大型气田的形成机制
    马永生
    [J]. 石油学报, 2007, (02) : 9 - 14+21
  • [5] 石油地质学理论若干热点问题的探讨
    胡见义
    [J]. 石油勘探与开发, 2007, (01) : 1 - 4
  • [6] 四川盆地东北部飞仙关组高效气藏形成机理
    赵文智
    汪泽成
    王一刚
    [J]. 地质论评, 2006, (05) : 708 - 718
  • [7] 塔里木盆地石油地质研究新进展和油气勘探主攻方向
    孙龙德
    周新源
    王国林
    [J]. 地质科学, 2005, (02) : 167 - 178
  • [8] 塔里木盆地晚泥盆世—早石炭世东河砂岩沉积相
    王招明
    田军
    申银民
    周黎霞
    王振宇
    [J]. 古地理学报, 2004, (03) : 289 - 296
  • [9] 塔里木中部地区东河砂岩段沉积特征和沉积环境演变
    朱筱敏
    张强
    赵澄林
    吕雪雁
    [J]. 地质科学, 2004, (01) : 27 - 35
  • [10] 塔里木盆地满西区块强制海退体系域沉积模式
    吴因业
    顾家裕
    CedricG
    王招明
    申银民
    [J]. 石油学报, 2003, (04) : 21 - 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