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变大地测量学的进展、问题与地震预报

被引:12
作者
周硕愚
吴云
李正媛
杜瑞林
机构
[1] 中国地震局地震研究所
关键词
形变大地测量学; 人造卫星; 数字技术; 地球动力学; 地震预报; 科学技术途径;
D O I
10.14075/j.jgg.2004.04.018
中图分类号
P315.75 [地震预报];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简要概括了形变大地测量学的革命性进展 ,研讨了它的科学特色、功能和定义以及对地球科学和防灾减灾的推动。形变大地测量学有助于从根本上击破多年来制约地震预报的“瓶颈” ,但也存在不少急待解决的问题。着重研讨了在 2 1世纪前 10年 ,形变大地测量学如何依托多年的学科积累并充分受益于人造卫星和数字化等新技术 ,开展创新性研究和试验以推进地震预报。为此 ,对当前的研究工作提出了 12条科学技术途径。最后对学科名称提出了建议。
引用
收藏
页码:95 / 101
页数:7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 [1] 中国大陆及周边地区的水平应变场
    李延兴
    李智
    张静华
    黄珹
    朱文耀
    王敏
    郭良迁
    张中伏
    杨春花
    [J]. 地球物理学报, 2004, (02) : 222 - 231
  • [2] 三峡二期工程蓄水后的垂直形变场
    杜瑞林
    乔学军
    邢灿飞
    游新兆
    王琪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4, (01) : 41 - 45
  • [3] 23届IUGG大会有关大地测量的最新进展
    陈俊勇
    许厚泽
    胡建国
    党亚民
    姜卫平
    [J]. 测绘学报, 2004, (01) : 12 - 21
  • [4] 论地震数值预报——关于我国地震预报研究发展战略的思考
    刘启元
    吴建春
    [J]. 地学前缘, 2003, (S1) : 217 - 224
  • [5] NASA未来25年固体地球科学规划及其启示
    周硕愚
    吴云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02) : 117 - 121
  • [6] 长江三峡工程地壳形变监测网络
    邢灿飞
    龚凯虹
    杜瑞林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3, (01) : 114 - 118
  • [7] 地壳形变测量学之进展与展望
    周硕愚
    吴云
    李正媛
    秦小军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03) : 94 - 101
  • [8] 中国地震局形变台网数据中心的系统构成
    李正媛
    陈志遥
    陈鹏
    林穗平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03) : 66 - 68
  • [9] 中国地壳运动观测网络
    牛之俊
    马宗晋
    陈鑫连
    张祖胜
    王琪
    游新兆
    孙建中
    [J]. 大地测量与地球动力学, 2002, (03) : 88 - 93
  • [10] 基于ITRF2000的全球板块运动模型[J]. 金双根,朱文耀.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年刊. 20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