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数动态变化

被引:2
作者
李梅娟
郑小玲
机构
[1] 广东医学院第三附属医院
[2] 广州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检验科
关键词
急性心肌梗塞,血小板数,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功酶;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42.22 [];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观察28例急性心肌梗塞(AMI)患者的血小板数变化,同时与血清心肌型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活性进行相关分析。与正常对照组相比,AMI时血小板明显减少,尤以发病后第二天为著,5~7天又有所回升。28例AMI患者中予以溶栓治疗的13例患者的血小板谷值提早出现在病后第18小时,而非溶栓治疗患者多在病后第二天。AMI时血小板的减少与CK-MB活性升高呈负相关(r=-05401,P<001),伴泵衰竭者的血小板显著低于无泵衰竭者,表明了血小板直接参与了AMI的病理过程,对AMI预后的估计有一定的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14 / 15
页数:2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溶栓治疗期间纤溶活性和血小板功能的变化及其临床意义 [J].
金兰,张抒扬,严晓伟,许澎淮,朱广瑾,方圻 .
中华心血管病杂志, 1995, (04) :261-263+311
[2]   急性心肌梗塞患者血小板数目的变化 [J].
潘宜智,吾柏铭,洪小苏,刘励军,陈建昌,张莉丽,高岚,韩震 .
中华内科杂志, 1995, (01) :19-21
[3]   血小板大小对心肌梗塞预后的影响 [J].
李鲁光 .
国外医学心血管疾病分册., 1992, (05) :298-298
[4]   冠状动脉疾病和心肌梗塞中血小板的抑制作用 [J].
牛然明 ;
张斌 .
河北医药, 1992, (04) :231-2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