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中的SND机理以及DO、pH对其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吴建强
黄沈发
丁玲
程南宁
机构
[1]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同步硝化反硝化; DO; pH;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05.06.022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向系统中输送大量的DO,并为系统中的微生物提供栖息地,使得系统中连续同时发生硝化和反硝化(SND)反应。DO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工湿地系统SND的效果,根据SND的发生机理,可采用复合植物床(系统前端栽种泌氧能力强、后端泌氧能力稍弱的水生植物)和间歇运行的的方式来改善整个系统的脱氮能力。pH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人工湿地系统的SND作用,最适宜值为7.0,据此可以选择适当pH的湿地填料来提高系统的SND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76 / 4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  
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影响及动力学[J]. 徐伟锋,孙力平,古建国,郑先强.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01)
[2]  
DO对同步硝化反硝化影响及动力学[J]. 徐伟锋,孙力平,古建国,郑先强.城市环境与城市生态. 2003 (01)
[3]   自由表面人工湿地脱氮效果中试研究 [J].
张荣社 ;
周琪 ;
李旭东 ;
何小娟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 (12) :9-11
[4]   复合植物床式人工湿地研究 [J].
段志勇 ;
刘超翔 ;
施汉昌 ;
黄霞 ;
胡洪营 .
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与设备, 2002, (08) :4-7
[5]   污水生物处理过程中的同步硝化反硝化研究概况 [J].
周毅 ;
杨开 ;
杨德勇 .
环境科学与技术, 2001, (06) :6-8
[6]   SBR生物脱氮机理及其影响因素 [J].
孙振世 ;
柯强 ;
陈英旭 .
中国沼气, 2001, (02) :14-17
[7]   同步硝化反硝化脱氮研究 [J].
李丛娜 ;
吕锡武 ;
稻森悠平 .
给水排水, 2001, (01) :22-24+1
[8]   短程硝化—反硝化生物脱氮 [J].
袁林江 ;
彭党聪 ;
王志盈 .
中国给水排水, 2000, (02) :29-31
[9]   两种人工湿地中氮、磷净化率与细菌分布关系的初步研究 [J].
张鸿 ;
陈光荣 ;
吴振斌 ;
邓家齐 .
华中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4) :575-578
[10]   潜流型人工湿地污水处理系统氮去除及氮转化细菌的研究 [J].
张甲耀 ;
夏盛林 ;
邱克明 ;
熊凯 .
环境科学学报, 1999, (03)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