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湿地中的SND机理以及DO、pH对其的影响

被引:19
作者
吴建强
黄沈发
丁玲
程南宁
机构
[1] 上海市环境科学研究院
[2]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3]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关键词
人工湿地; 同步硝化反硝化; DO; pH;
D O I
10.15985/j.cnki.1001-3865.2005.06.022
中图分类号
X703 [废水的处理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摘要
人工湿地中的水生植物向系统中输送大量的DO,并为系统中的微生物提供栖息地,使得系统中连续同时发生硝化和反硝化(SND)反应。DO的高低直接影响到人工湿地系统SND的效果,根据SND的发生机理,可采用复合植物床(系统前端栽种泌氧能力强、后端泌氧能力稍弱的水生植物)和间歇运行的的方式来改善整个系统的脱氮能力。pH过高或过低都会抑制人工湿地系统的SND作用,最适宜值为7.0,据此可以选择适当pH的湿地填料来提高系统的SND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476 / 478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15 条
[11]  
土壤微生物[M]. 科学出版社 , 郝余祥 编著, 1982
[12]   COMPETITION FOR LIMITING AMOUNTS OF OXYGEN BETWEEN NITROSOMONAS-EUROPAEA AND NITROBACTER-WINOGRADSKYI GROWN IN MIXED CONTINUOUS CULTURES [J].
LAANBROEK, HJ ;
GERARDS, S .
ARCHIVES OF MICROBIOLOGY, 1993, 159 (05) :453-459
[13]   pH值碱度对脱氮除磷效果的影响及其控制方法 [J].
徐乐中 .
给水排水, 1996, (01) :10-13+3
[14]   人工湿地废水处理机理 [J].
吴晓磊 .
环境科学, 1995, (03) :83-86+96
[15]   污染物质在人工湿地中的流向 [J].
吴晓磊 .
中国给水排水, 1994, (01) :4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