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土壤各形态磷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黄欣欣 [1 ]
廖文华 [1 ,2 ]
刘建玲 [1 ,2 ]
张伟 [1 ]
曹彩云 [3 ]
郭丽 [3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潮土;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秸秆还田; 有效磷; 无机磷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33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采用蒋柏藩―顾益初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长期不同氮磷用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P2O5用量0240 kg hm-2,随磷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无机磷总量及无机磷中Ca2-P、Ca8-P、Al-P和Fe-P均显著增加,O-P和Ca10-P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低于作物输出磷量时,无论秸秆还田与否,土壤全磷、无机磷总量、Olsen-P和无机磷中除Ca8-P外的其他各形态磷均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高于作物输出磷量时,随秸秆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和无机磷中的Ca2-P、Ca8-P、Al-P均显著增加,其中以Olsen-P增幅最大,无机磷中以Ca2-P增幅最大,其次为Ca8-P,再次为Al-P;土壤磷素盈余和亏缺量与土壤中各磷形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79 / 78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长期秸秆还田对华北潮土肥力、氮库组分及作物产量的影响 [J].
赵士诚 ;
曹彩云 ;
李科江 ;
仇少君 ;
周卫 ;
何萍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4, (06) :1441-1449
[2]   长期施磷对山原红壤磷库组成及有效性的影响 [J].
史静 ;
张誉方 ;
张乃明 ;
张淑香 .
土壤学报, 2014, 51 (02) :351-359
[3]  
农田土壤中磷素有效性及影响因素[J]. 王永壮,陈欣,史奕.应用生态学报. 2013(01)
[4]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中磷有效性的影响 [J].
杨昆仑 ;
杨守军 ;
辛秀琛 .
安徽农业科学, 2012, 40 (28) :13782-13783+13806
[5]   氮磷钾在冬小麦上的产量效应与养分平衡 [J].
董若征 ;
贾可 ;
廖文华 ;
王志辉 ;
刘建玲 ;
袁维翰 ;
何建兴 .
华北农学报, 2012, 27 (04) :175-180
[6]   施肥和秸秆还田对土壤肥力质量及春小麦品质的影响 [J].
张亚丽 ;
吕家珑 ;
金继运 ;
李书田 ;
陈占全 ;
高旭升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12, 18 (02) :307-314
[7]   中国不同区域农田养分输入、输出与平衡 [J].
李书田 ;
金继运 .
中国农业科学, 2011, 44 (20) :4207-4229
[8]   长期施用化肥有机肥下我国典型土壤无机磷的变化特征 [J].
李中阳 ;
徐明岗 ;
李菊梅 ;
李林 ;
高静 .
土壤通报, 2010, 41 (06) :1434-1439
[9]   有机无机配施对太行山山前平原小麦产量和土壤培肥的影响 [J].
邢素丽 ;
刘孟朝 ;
徐明岗 .
华北农学报, 2010, (S1) :212-216
[10]   连续过量施磷和有机肥的产量效应及环境风险评价 [J].
张凤华 ;
廖文华 ;
刘建玲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2009, (06) :1280-1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