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期秸秆还田对潮土土壤各形态磷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黄欣欣 [1 ]
廖文华 [1 ,2 ]
刘建玲 [1 ,2 ]
张伟 [1 ]
曹彩云 [3 ]
郭丽 [3 ]
机构
[1] 河北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2] 河北省农田生态环境重点实验室
[3] 不详
关键词
潮土; 长期肥料定位试验; 秸秆还田; 有效磷; 无机磷形态;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基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33年长期肥料定位试验,采用蒋柏藩―顾益初的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方法,研究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长期不同氮磷用量下秸秆还田对土壤全磷、有效磷(Olsen-P)及各形态无机磷的影响。结果表明:黄淮海低平原区潮土上冬小麦―夏玉米轮作中P2O5用量0240 kg hm-2,随磷肥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无机磷总量及无机磷中Ca2-P、Ca8-P、Al-P和Fe-P均显著增加,O-P和Ca10-P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低于作物输出磷量时,无论秸秆还田与否,土壤全磷、无机磷总量、Olsen-P和无机磷中除Ca8-P外的其他各形态磷均无显著变化;当土壤输入磷量高于作物输出磷量时,随秸秆用量的增加土壤全磷、Olsen-P和无机磷中的Ca2-P、Ca8-P、Al-P均显著增加,其中以Olsen-P增幅最大,无机磷中以Ca2-P增幅最大,其次为Ca8-P,再次为Al-P;土壤磷素盈余和亏缺量与土壤中各磷形态含量均呈显著正相关关系。
引用
收藏
页码:779 / 789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31]   磷肥残效及农业系统养分循环再利用中长期试验 [J].
沈善敏 ;
廉鸿志 ;
张璐 ;
宇万太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8, (04) :339-344
[32]   长期麦秆直接还田对作物产量与土壤肥力的影响 [J].
张振江 .
土壤通报, 1998, (04) :11-12+4
[33]   磷肥低量施用制度下土壤磷库的发展变化──Ⅱ.土壤有效磷及土壤无机磷组成 [J].
陈欣 ;
宇万太 ;
沈善敏 .
土壤学报, 1997, (01) :81-88
[34]   长期施用磷肥条件下潮土中磷素的积累、形态转化和有效性 [J].
顾益初 ;
钦绳武 .
土壤, 1997, (01) :13-17
[35]  
土壤积累态磷研究Ⅱ.磷肥的表观积累利用率[J]. 鲁如坤,时正元,顾益初.土壤. 1995(06)
[36]   长期施肥的作物产量和土壤肥力变化 [J].
林葆 ;
林继雄 ;
李家康 .
植物营养与肥料学报, 1994, (01) :6-18
[37]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的测定方法 [J].
顾益初 ;
蒋柏藩 .
土壤, 1990, (02) :101-102+110
[38]   石灰性土壤无机磷分级体系的研究 [J].
蒋柏藩 ;
顾益初 ;
不详 .
中国农业科学 , 1989, (03) :58-66
[39]   土壤磷素在利用过程中的消耗和积累 [J].
鲁如坤 ;
史陶钧 .
土壤通报, 1980, (05) :6-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