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域能源碳排放系统开发及应用

被引:3
作者
黄蕊 [1 ,2 ]
王铮 [2 ,3 ,4 ]
邓吉祥 [5 ]
吴静 [3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江苏省地理信息资源开发与利用协同创新中心
[3]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4]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5] 中共湖南省委党校
关键词
碳排放; 人均碳排放; 系统开发;
D O I
10.13249/j.cnki.sgs.2015.04.006
中图分类号
F124.5 [资源开发与利用];
学科分类号
020106 ;
摘要
气候保护需要落实到区域层面上,区域实施碳减排政策前需要对自身的碳排放需求进行核算,开发区域能源碳排放系统以支持政府决策显得尤为必要。在介绍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的经济动力学模型基础上,基于GIS的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系统的开发过程,给出了应用实例。基于区域能源碳排放需求分析系统,可以方便地计算和查询中国各省市自治区未来的能源碳排放需求。基于GIS模块,通过模型用户可以对比不同区域的能源碳排放,并可方便地存储和输出。例如,以江苏省和山东省为例进行对比,可以发现山东省的能源碳排放总量和人均碳排放都比江苏省大。模型设置不同的情景分析,给各地政府实施碳减排措施提供决策支持,如以天津市为例,模拟了不同政策情景下对天津未来能源碳排放量的影响。此外,系统实现了面向国际谈判需求的多区域合成的碳排放需求估计,为国家参与气候谈判争取更多的主动权,对高度发展中国家的碳排放趋势进行的预测结果显示在平稳增长趋势下,高度发展中国家的能源消费高峰值和能源碳排放高峰值均出现在2029年。
引用
收藏
页码:427 / 43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4 条
[1]   中美平稳最优增长路径下碳排放趋势及中国减排对策研究(英文) [J].
王铮 ;
朱永彬 ;
彭永明 .
Journal of Geographical Sciences, 2013, 23 (06) :991-1004
[2]   城市化不同演化阶段对碳排放的影响差异 [J].
孙昌龙 ;
靳诺 ;
张小雷 ;
杜宏茹 .
地理科学, 2013, 33 (03) :266-272
[3]   经济结构变化对中国能源消费的影响分析 [J].
王晓 ;
齐晔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3, 23 (01) :49-54
[4]   工业能源消耗碳排放行业差异研究——以河南省为例 [J].
吕可文 ;
苗长虹 ;
尚文英 .
经济地理, 2012, 32 (12) :15-20+33
[5]   一个新的RICE簇模型及其对全球减排方案的分析 [J].
王铮 ;
张帅 ;
吴静 .
科学通报, 2012, 57 (26) :2507-2515
[6]   我国城市居民直接能耗的碳排放类型及影响因素 [J].
张艳 ;
秦耀辰 ;
闫卫阳 ;
张金萍 ;
张丽君 ;
鲁丰先 ;
王喜 .
地理研究, 2012, 31 (02) :345-356
[7]   排放与森林碳汇作用下云南省碳净排放量估计 [J].
刘慧雅 ;
王铮 ;
马晓哲 .
生态学报, 2011, 31 (15) :4405-4414
[8]  
区域碳排放量的计算——以广东省为例[J]. 翟石艳,王铮,马晓哲,黄蕊,刘昌新,朱永彬.应用生态学报. 2011(06)
[9]   经济平稳增长下的湖南省能源消费量及碳排放量预测 [J].
刘晓 ;
熊文 ;
朱永彬 ;
王铮 ;
滕玉香 .
热带地理, 2011, 31 (03) :310-315
[10]   贸易对中国产业能源活动碳排放的影响 [J].
刘红光 ;
刘卫东 ;
范晓梅 .
地理研究, 2011, 30 (04) :5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