排放与森林碳汇作用下云南省碳净排放量估计

被引:6
作者
刘慧雅 [1 ]
王铮 [1 ,2 ]
马晓哲 [3 ]
机构
[1] 华东师范大学地理信息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科技政策与管理科学研究所
[3] 河南省科学院地理研究所
关键词
碳排放; 森林碳汇; 原有森林; 新造林;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718.5 [森林生态学];
学科分类号
071012 ; 0713 ;
摘要
以云南省为例,用马尔科夫链计算能源结构,在经济增长模型基础上基于动态最优化理论估计能源消费碳排放,并基于CO2FIX模型计算云南省森林碳汇,预测在能源消费碳排放和森林碳汇共同作用下的从2008到2050年碳净排放量。研究发现云南省能源消费碳排放量和碳净排放量曲线都呈"倒U"型,在2035年达到高峰,高峰值分别为和129.71 MtC和118.89 MtC;在森林碳汇中,原有森林的碳汇作用在现在和未来一段时间内处于主导地位,但新造林有着巨大的碳汇潜力,所以在保护原有森林的同时要植树造林,从生态学角度抵消碳排放;森林碳汇只能减少小部分碳排放,更主要的是改善云南省的能源结构,加快技术进步速度,开发水电等新能源,从根本上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
引用
收藏
页码:4405 / 4414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Estimation of provincial forest carbon sink capacities in Chinese mainland[J]. MA XiaoZhe1,3 & WANG Zheng1,2* 1ECNU, Key Laboratory of Geographic Information Science, Ministry of Education, East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Shanghai 200062, China;2Institute of Policy and Management,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Beijing 100190, China;3Institute of Geographical Science, Henan Academy of Sciences, Zhengzhou 450052, China.Chinese Science Bulletin. 2011(09)
[2]   基于TM影像、森林资源清查数据和人工神经网络的森林碳空间分布模拟 [J].
汪少华 ;
张茂震 ;
赵平安 ;
陈金星 .
生态学报, 2011, 31 (04) :998-1008
[3]   人口与消费对碳排放影响的分析模型与实证 [J].
朱勤 ;
彭希哲 ;
陆志明 ;
于娟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02) :98-102
[4]   基于经济模拟的中国能源消费与碳排放高峰预测 [J].
朱永彬 ;
王铮 ;
庞丽 ;
王丽娟 ;
邹秀萍 .
地理学报, 2009, 64 (08) :935-944
[5]   中国碳排放特征及其动态演进分析 [J].
胡初枝 ;
黄贤金 ;
钟太洋 ;
谭丹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08, (03) :38-42
[6]   我国各省区碳排放量状况及减排对策研究 [J].
王铮 ;
朱永彬 .
中国科学院院刊, 2008, (02) :109-115
[7]   福建杉木一般产区实生林标准收获表的编制研究 [J].
陈昌雄 .
福建林业科技, 2004, (04) :1-3+14
[8]   中国省际物质资本存量估算:1952—2000 [J].
张军 ;
吴桂英 ;
张吉鹏 .
经济研究, 2004, (10) :35-44
[9]   宝天曼自然保护区栓皮栎林生物量和净生产力研究 [J].
刘玉萃 ;
吴明作 ;
郭宗民 ;
蒋有绪 ;
刘世荣 ;
王正用 ;
刘保东 ;
朱学凌 .
应用生态学报, 1998, (06) :11-16
[10]   江西次生栲树、木荷林生产力的研究 [J].
詹有生 ;
敖向阳 ;
林飞 ;
邵锦锋 ;
黄晓凤 .
林业科学研究, 1998, (06) :57-58+60-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