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兴安岭北部宽谷地貌对沼泽湿地形成的控制

被引:5
作者
孙广友 [1 ,2 ]
金会军 [3 ]
常晓丽 [3 ]
于少鹏 [4 ]
何瑞霞 [3 ]
杨思忠 [3 ]
吕兰芝 [3 ]
姚允龙 [5 ]
闫修民 [1 ]
范宇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东北地理与农业生态研究所
[2] 吉林大学资源与环境科学学院
[3]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冻土工程国家重点实验室
[4] 哈尔滨学院
[5] 东北林业大学
关键词
大兴安岭北部; 宽谷地貌; 沼泽形成; 沼泽类型;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941.78 [湖泊、沼泽];
学科分类号
0705 ; 070501 ;
摘要
基于冻土与湿地共生机制,运用大比例尺测图、钻探构建剖面、调查等手段,研究了大兴安岭北部宽谷地貌对沼泽发育的控制.发现宽谷属于箱型地貌结构,具有独特生态环境功能:地表水、冻土融水等构成多元供水系统,高纬-高海拔与冻土冷储构成冷控系统,共同构建寒湿环境,有利于沼泽发育,形成灌、草、藓、林4大类组成的沼泽复合体.宽谷腹部兴安落叶松因退化而失去建群种地位,因而不属于森林沼泽,不应笼统地将大兴安岭沼泽定性为森林沼泽.在论证研究区位亚寒带山地气候基础上,发现沼泽植物多高山-极地成分,局部有苔原沼泽及冻胀丘、泥炭丘发育.因而,宽谷沼泽总体上具有亚极地性质.
引用
收藏
页码:991 / 998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大兴安岭冻土湿地植物的生态特征及分布区型 [J].
孙菊 ;
李秀珍 ;
王宪伟 ;
吕久俊 ;
李宗梅 ;
胡远满 .
生态学杂志, 2010, 29 (06) :1061-1067
[2]   沼泽湿地与多年冻土的共生模式——以中国大兴安岭和小兴安岭为例 [J].
孙广友 ;
金会军 ;
于少鹏 .
湿地科学, 2008, 6 (04) :479-485
[3]  
Symbiosis of Marshes and Permafrost in Da and Xiao Hinggan Mountains in Northeastern China[J]. JIN Huijun1,SUN Guangyou2,YU Shaopeng1,3,JIN Rui1,HE Ruixia1 (1.State Key Laboratory of Frozen Soils Engineering,Cold and Arid Regions Environmental and Engineering Research Institute,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Lanzhou 730000,China;2.Northeast Institute of Geography and Agroecology,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Changchun 130012,China;3.Department of Geography,Harbin College,Harbin 150086,China).Chinese
[4]   中国东北植被生态学研究中的焦点问题 [J].
邹春静 ;
徐文铎 .
应用生态学报, 2004, (10) :1711-1721
[5]   大兴安岭林区冻土及湿地对生态环境的作用 [J].
周梅 ;
余新晓 ;
冯林 ;
王林和 ;
那平山 .
北京林业大学学报, 2003, (06) :91-93
[6]   中国东北高纬区综合自然区划界线探讨──兼议综合国然区划的原则和方法 [J].
孙广友,王权 .
地理学与国土研究, 1994, (04) :42-48
[7]   关于小兴安岭东段沼泽形成问题 [J].
尹怀宁 .
植物生态学与地植物学丛刊, 1984, (02) :101-111
[8]   三江平原植被类型的研究 [J].
易富科 ;
李崇皜 ;
赵魁义 ;
郑萱凤 ;
丁守琴 .
地理科学, 1982, (04) :375-384+395
[9]  
中国湿地与湿地研究[M]. 河北科学技术出版社 , 吕宪国, 2008
[10]  
中国冻土[M]. 科学出版社 , 周幼吾等著, 2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