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探索
学术期刊
新闻热点
数据分析
智能评审
立即登录
冀中饶阳凹陷下第三系沙河街组第三段砂岩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被引:15
作者
:
张以明,侯方浩,方少仙,朱连儒,陶洪兴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西南石油学院,华北石油管理局
张以明,侯方浩,方少仙,朱连儒,陶洪兴
机构
:
[1]
西南石油学院,华北石油管理局
来源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994年
/ 03期
关键词
:
饶阳凹陷,沙河街组,长石砂岩,次生孔隙,形成机制;
D O I
:
暂无
中图分类号
:
P534.61 [第三纪(系)];
学科分类号
:
摘要
:
沙河街组第三段砂岩在纵向上存在三个次生孔除发育带,借集空间均以长石的次生溶孔为主。有机质脱羧产生的酸性组分、特定成岩环境中矿物相之间的平衡反应和局部有利的孔隙保存条件,是研究区次生孔除发育和保存的主要原因。结合区域沉积环境、构造特点、埋藏成岩史,预测划分出三个有利地带。
引用
收藏
页码:208 / 215+269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2 条
[1]
成岩作用与砂层(岩)孔隙的演化
朱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朱国华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982,
(03)
: 195
-
203+291
[2]
碎屑岩的成岩作用[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西北大学地质系编译, 1986
←
1
→
共 2 条
[1]
成岩作用与砂层(岩)孔隙的演化
朱国华
论文数:
0
引用数:
0
h-index:
0
机构:
不详
朱国华
[J].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
1982,
(03)
: 195
-
203+291
[2]
碎屑岩的成岩作用[M]. 西北大学出版社 , 西北大学地质系编译, 1986
←
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