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下游灌区土壤碳储量及碳密度分布

被引:6
作者
赵广帅 [1 ,2 ]
李运生 [1 ]
高静 [3 ]
李发东 [1 ]
机构
[1]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生态系统网络观测与模拟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科学院大学
[3] 北京师范大学环境学院
关键词
碳储量; 碳密度; 引黄灌区; 土地利用; 土壤类型;
D O I
10.16258/j.cnki.1674-5906.2014.07.021
中图分类号
S153.6 [土壤成分];
学科分类号
0903 ; 090301 ;
摘要
土壤碳(C),特别是土壤有机碳(SOC),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减少温室气体排放具有重要影响,深入理解SOC空间分布特征对于未来区域生态环境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也具有重要作用。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是我国重要的粮、棉生产基地,具有50年以上的引黄灌溉历史,长期引黄灌溉对区域土壤C储量和分布的改变毋庸置疑。以往关于土壤C的估算多集中于较大尺度,受采样数据量和大区域环境因素复杂变异影响,结果经常出现较大差异,并且对于大型水利灌溉对土壤C分布的长期影响研究较少,尤其对于我国黄河下游引黄灌区土壤C分布的研究稀缺。本文通过收集黄河下游鲁、豫灌区相关统计资料,灌区土壤、水文资料等,分7层(0~5 cm、5~10 cm、1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80~100 cm)采集0~1 m剖面土壤样品,利用GIS空间差值、空间统计方法,分析不同土层、土地利用、土壤类型碳储量和碳密度(CD)空间分布特征,为研究区长期引黄灌溉条件下生态农业的发展提供依据。结果表明研究区(面积54153 km2)1 m土层总碳(TC)储量为1045.13 Tg,SOC储量达815.76 Tg,其0~20 cm,20~40 cm,40~60 cm,60~80 cm和80~100 cm分别占23.44%,20.06%,18.95%,18.83%,18.72%。估算1 m土层耕地和荒地SOC储量分别约为610 Tg和18.99 Tg,而草地和林地仅为25.97 Tg和16.41 Tg;不同土壤成土类型之间,半水成土所占的比例最大(约77.82%),初育土最小(约5.49%)。1 m土层平均总碳密度(TCD)为(19.37±1.48)kg·m-2,而平均有机碳密度(SCD)为(15.12±1.14)kg·m-2,其变化范围从荒地的(14.98±0.91)kg·m-2到林地的(16±1.15)kg·m-2,同一或不同土地利用类型各层储量变化略有不同,主要是受人类活动、植被凋落物输入以及地下水环境等影响。不同的土壤类型间SCD则介于盐碱土(14.76±0.81)kg·m-2与半淋溶土(15.22±1.01)kg·m-2之间,黄河泥沙沉积和地表、地下水循环决定研究区成土环境和成土过程,不同土壤类型C储量值受其影响较大。研究区平均SCD高于全国(9.60 kg·m-2)和全球(10.6 kg·m-2)平均水平,但相比其他地区,SCD垂直变异低。
引用
收藏
页码:1113 / 1120
页数:8
相关论文
共 39 条
[1]   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机理及效应研究综述 [J].
张婷 ;
蔡海生 ;
王晓明 .
江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3, 37 (01) :93-100
[2]   灌溉对农田土壤有机碳影响研究进展 [J].
李发东 ;
赵广帅 ;
李运生 ;
李静 ;
欧阳竹 .
生态环境学报, 2012, 21 (11) :1905-1910
[3]   陕西省土壤有机碳密度空间分布及储量估算 [J].
刘京 ;
常庆瑞 ;
陈涛 ;
刘梦云 ;
齐雁冰 .
土壤通报, 2012, 43 (03) :656-661
[4]   不同类型土壤引黄灌溉固碳效应的对比研究 [J].
董林林 ;
杨浩 ;
于东升 ;
张海东 ;
刘杨 ;
史学正 .
土壤学报, 2011, 48 (05) :922-930
[5]   我国发展农田土壤碳汇项目的SWOT分析 [J].
程红 ;
高建中 .
农村经济与科技, 2011, 22 (09) :7-9
[6]  
中国农田土壤有机碳变化:Ⅱ土壤固碳潜力估算[J]. 梁二,蔡典雄,代快,张丁辰,冯宗会,刘爽,王燕,王小彬.中国土壤与肥料. 2010(06)
[7]   艾比湖湿地土壤有机碳垂直分布特征及其影响因子分析 [J].
徐欢欢 ;
曾从盛 ;
王维奇 ;
翟继红 .
福建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0, 26 (05) :86-91
[8]   土壤有机碳损失及影响因子研究进展 [J].
孟勇 ;
艾文胜 ;
漆良华 ;
童方平 ;
杨明 ;
彭辉明 .
湖南林业科技, 2010, 37 (04) :29-35
[9]   江西省农田耕层土壤有机碳量分析 [J].
傅清 ;
赵小敏 ;
袁芳 .
土壤通报, 2010, 41 (04) :835-838
[10]  
Modeling Soil Organic Carbon Storage and Its Dynamics in Croplands of China[J]. Eric van Ranst.Agricultural Sciences in China. 201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