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江下游下蜀黄土化学风化的地球化学研究

被引:91
作者
杨守业
李从先
李徐生
王爱萍
机构
[1] 同济大学海洋地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南京大学城市与资源学系
关键词
化学风化; 地球化学; 黄土; 长江;
D O I
10.19700/j.0379-1726.2001.04.015
中图分类号
P594 [自然作用地球化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根据元素含量、K2O/Na2O、K2O/CaO、Al2O3/Na2O、CIA及A CN K图解等指标对长江下游地区下蜀土的化学风化作用进行了研究。下蜀土比西北黄土经历了较强的化学风化过程,Ca、Sr、Na和Mg大量迁移淋失,不仅表现为碳酸盐矿物的迅速风化,而且硅酸盐矿物如斜长石也明显风化,脱Ca、Na过程显著,而钾长石的风化很弱,脱K不明显。下蜀土与西北黄土的原始沉积物具有相似的化学组成。下蜀土较强的化学风化过程可能受长江下游地区较强的季风性气候控制。
引用
收藏
页码:402 / 40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11 条
[1]   皖南风尘堆积序列氧化物地球化学特征与古气候记录 [J].
李徐生 ;
杨达源 ;
鹿化煜 .
海洋地质与第四纪地质, 1999, (04) :75-82
[2]   长江与黄河现代表层沉积物元素组成及其示踪作用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自然科学进展, 1999, (10) :68-75
[3]   黄土地层化学成分迁移深度与含量研究 [J].
赵景波 .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1999, (03) :103-107
[4]   长江与黄河沉积物REE地球化学及示踪作用 [J].
杨守业 ;
李从先 .
地球化学, 1999, (04) :374-380
[5]   陕西洛川黄土剖面的Rb/Sr值及其气候地层学意义 [J].
陈骏 ;
汪永进 ;
季峻峰 ;
;
鹿化煜 .
第四纪研究, 1999, (04) :350-356
[6]   长江中下游地区下蜀黄土磁化率曲线比较研究 [J].
张建军 ;
杨达源 ;
李徐生 .
华东地质学院学报, 1999, (02) :25-30
[7]   苏南及沿江地区柏山组、下蜀组的时代及成因 [J].
邵家骥 .
江苏地质, 1999, (01) :12-18
[8]   陕西洛川黄土化学风化程度的地球化学研究 [J].
陈骏 ;
季峻峰 ;
仇纲 ;
朱洪兵 ;
鹿化煜 .
中国科学(D辑:地球科学), 1997, (06) :531-536
[9]   陕西洛川黄土沉积物中稀土元素及其它微量元素的化学淋滤研究 [J].
陈骏 ;
王洪涛 ;
鹿化煜 .
地质学报, 1996, (01) :61-72
[10]   黄土剖面中古气候变化的地球化学记录 [J].
文启忠,刁桂仪,贾蓉芬,周厚云 .
第四纪研究, 1995, (03) :223-2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