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地球化学特征

被引:12
作者
肖芝华 [1 ]
谢增业 [2 ]
李志生 [2 ]
马成华 [2 ]
孙庆伍 [2 ]
机构
[1] 中国石油大学石油天然气成藏机理教育部重点实验室
[2] 中国石油勘探开发研究院廊坊分院
关键词
须家河组; 天然气; 同位素; 地球化学特征; 四川盆地;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618.13 [石油、天然气];
学科分类号
0709 ; 081803 ;
摘要
四川盆地川中川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组成主要以烃类气体为主,甲烷含量在80%96%,C2+重烃含量较高,分布在3%18%;天然气干燥系数(C1/C1-5)以小于0.95为主,为典型的湿气,主要属于干酪根热降解气。天然气同位素组成特征是碳、氢同位素均较轻,δ13C1介于-43‰-37‰,δ13C2介于-30‰-24‰;δDCH4介于-190‰-150‰,δDC2H6介于-150‰-110‰。甲烷碳同位素值与干燥系数之间有很好的正相关关系,天然气碳同位素值明显比海相层系天然气碳同位素值轻,具有煤型气特征,表明须家河组天然气主要来源于上三叠统煤系烃源岩。
引用
收藏
页码:27 / 30+18+17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2 条
[1]   川中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成藏机制研究 [J].
蒋裕强 ;
郭贵安 ;
陈义才 ;
李子荣 ;
卢正东 .
天然气工业, 2006, (11) :1-3+167
[2]   四川盆地中西部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成岩相划分及展布 [J].
申艳 ;
谢继容 ;
唐大海 .
天然气勘探与开发, 2006, (03) :21-25+70
[3]   川中-川南过渡带上三叠统须家河组油气全烃地球化学特征与成因 [J].
梁艳 ;
李延钧 ;
付晓文 ;
袁续祖 ;
杨坚 ;
郑键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6, (04) :593-596
[4]   四川盆地天然气特征及气源 [J].
朱光有 ;
张水昌 ;
梁英波 ;
马永生 ;
戴金星 ;
李剑 ;
周国源 .
地学前缘, 2006, (02) :234-248
[5]   蜀南地区须家河组天然气赋存地质条件 [J].
陈国民 ;
刘全稳 ;
徐剑良 ;
胡海涛 ;
张学才 .
天然气工业, 2006, (01) :40-42+159
[6]   稳定碳同位素在油气地球化学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 [J].
王强 ;
付晓文 ;
徐志明 ;
胡守志 ;
胡雄 .
天然气地球科学, 2005, (02) :233-237
[7]   川西坳陷上三叠统须家河组天然气分布及成藏特征 [J].
杨克明 ;
叶军 ;
吕正祥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2004, (05) :501-505
[8]   川西坳陷须家河组(T3x)气藏再认识 [J].
王金琪 .
天然气工业, 2002, (02) :1-6+12
[9]   四川盆地天然气的碳同位素特征 [J].
戴金星 ;
夏新宇 ;
卫延召 ;
陶士振 .
石油实验地质, 2001, (02) :115-121+132
[10]   四川须家河组层序地层格架与天然气成藏的关系 [J].
李绍虎 ;
吴冲龙 ;
王华 ;
韩志军 .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1998, (02) :6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