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大豆主产区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

被引:13
作者
田伟 [1 ]
李明贤 [2 ]
机构
[1] 湖南农业大学商学院
[2] 湖南农业大学经济学院
关键词
全要素生产率; 大豆; Malmquist指数; 数据包络分析;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F224 [经济数学方法]; F326.12 [经济作物];
学科分类号
0701 ; 070104 ; 020205 ; 1203 ; 0202 ;
摘要
利用中国10个大豆主产区1988—2007年的大豆投入产出面板数据,采用非参数Malmquist指数方法对大豆生产的效率变动进行分解分析,并运用数据包络分析法(DEA)对Malmquist指数及其分解的各指数的变动情况做出进一步探讨。结果表明,中国的大豆生产全要素生产率(TFP)主要由于技术进步指数上升而呈现平稳上升趋势,因此,可以通过促进技术进步和调整生产规模等手段来提高大豆生产效率。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6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中国东北地区玉米生产效率的实证研究——以吉林省为例 [J].
张越杰 .
吉林农业大学学报, 2008, (04) :632-639
[2]   转型期中国大豆生产资源配置效率及其区域特征研究 [J].
高露华 ;
刘大明 ;
葛凤丽 ;
高媛 .
大豆科学, 2008, (02) :334-338
[3]   中国大豆生产的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分析 [J].
余建斌 ;
乔娟 ;
龚崇高 .
农业技术经济, 2007, (04) :41-47
[4]   我国小麦生产效率的DEA分析 [J].
张冬平 ;
冯继红 .
农业技术经济, 2005, (03) :48-54
[5]   中国农业产出技术效率动态研究 [J].
孟令杰 .
农业技术经济, 2000, (05) :1-4
[6]  
数量经济学[M].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魏权龄等编著, 1998
[7]  
Productivity Growth, Technical Progress, and Efficiency Change in Industrialized Countries[J] . Rolf F?re,Shawna Grosskopf,Mary Norris,Zhongyang Zhang.The American Economic Review . 1994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