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 条
空腹血糖受损下限切点下调对中国成人糖调节异常分布的影响
被引:32
作者:
杨兆军
杨文英
萧建中
李光伟
王瑶
机构:
[1] 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北京中日友好医院内分泌科,,,,
来源:
关键词:
糖尿病;
葡糖耐量试验;
糖调节异常;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587.1 [糖尿病];
学科分类号:
1002 ;
100201 ;
摘要:
目的 明确美国糖尿病学会 2 0 0 3年修订的空腹血糖受损 (IFG)的下限新切点 (5 6mmol/L)对中国成人糖调节异常各组分患病率的影响 ,并探讨新切点的诊断价值。方法 研究对象为 1994年全国糖尿病防治协作组资料库中具有完整口服糖耐量试验 (OGTT)资料的 15 5 6 4例中国成人 (≥ 2 5岁 )。以空腹血糖 (FPG) 5 6mmol/L(简称新标准 )和 6 1mmol/L(简称旧标准 )作为IFG的诊断下限切点 ,分别计算单纯空腹血糖受损 (i IFG)、单纯糖耐量异常 (i IGT)、同时IFG和IGT(IFG/IGT)的患病率。以OGTT 2h血糖 (7 8mmol/L≤PG2h <11 1mmol/L)为诊断糖调节异常(IGR)的金标准 ,分析不同FPG水平对IGR诊断的敏感性和特异性 ,并描绘FPG诊断IGR的ROC曲线 (receiveroperatorcharacteristiccurve)。 结果 (1)i IFG、i IGT和IFG/IGT患病率以旧标准诊断分别为 8 71%、12 0 8%和 5 95 % ,以新标准诊断分别为 2 1 2 5 %、6 89%和 11 13%。 (2 )ROC分析提示诊断IGR的FPG最佳切点为 5 6mmol/L ,此切点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 6 1 9%和 6 3 9%。结论 FPG标准从 6 1mmol/L下调至 5 6mmol/L使本组人群IFG患病率增加 1 2倍。从尽量缩小IFG和IGT诊断分歧的角度 ,IFG的下限切点为 5 6mmol/L可能是合适的。
引用
收藏
页码:17 / 20
页数:4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