旱地玉米不同覆膜方式的水温及增产效应

被引:169
作者
李尚中 [1 ]
王勇 [1 ]
樊廷录 [2 ]
王立明 [1 ]
赵刚 [1 ]
唐小明 [1 ]
党翼 [1 ]
王磊 [1 ]
张建军 [1 ]
机构
[1] 不详
[2]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旱地农业研究所
[3] 不详
[4] 甘肃省农业科学院科研管理处
[5] 不详
关键词
玉米; 农田水温变化; 不同覆膜方式; 水分利用效率; 产量;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13 [玉米(玉蜀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目的】探求不同覆膜方式对旱地农田土壤水温变化规律、降水高效利用和玉米产量的影响,以期高效利用和开发有限的自然降水资源。【方法】对6种覆膜方式下玉米关键生育期耕层土壤昼夜24h温度变化、0—2m土壤水分动态进行定位监测,结合作物产量分析农田水分利用效率。【结果】玉米苗期,垄膜沟播(包括全膜双垄沟和半膜双垄沟)能防止白天耕层土壤温度过度上升和晚上温度过度下降;灌浆期,耕层平均温度最低;整个生育期,耕层平均地温比露地高2.4℃;垄膜沟播能把小于5mm的无效降水转化为有效水分贮存于土壤中,提高降水利用率。在平水年份,全膜双垄沟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露地分别提高91%和85%;干旱年份,半膜双垄沟玉米的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较露地分别提高34%和33%。【结论】垄膜沟播能调控土壤的水温条件,提高玉米水分利用效率。平水年全膜双垄沟增产效应最佳,干旱年半膜双垄沟增产效应较好,是旱作区进一步挖掘降水潜力和高产田创建的有效途径。
引用
收藏
页码:922 / 931
页数:10
相关论文
共 32 条
  • [1] 旱地玉米抗旱覆膜方式研究
    李尚中
    樊廷录
    王勇
    唐小明
    王立明
    [J]. 核农学报, 2009, 23 (01) : 165 - 169
  • [2] 甘肃省旱地全膜双垄沟播技术研究与应用进展
    李来祥
    刘广才
    杨祁峰
    赵小文
    朱永永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 2009, (01) : 114 - 118
  • [3] 不同覆膜方式对陇东旱塬玉米田土壤温度的影响
    杨祁峰
    岳云
    熊春蓉
    孙多鑫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6) : 29 - 33
  • [4] 旱地玉米全膜双垄沟播技术土壤水分效应研究
    刘广才
    杨祁峰
    李来祥
    樊廷录
    赵小文
    朱永永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8, (06) : 18 - 28
  • [5] 旱作农田高粱垄膜沟种高产栽培技术研究
    肖继兵
    孙占祥
    杨久廷
    侯志研
    [J]. 辽宁农业科学, 2008, (03) : 30 - 32
  • [6] 模拟不同雨量下沟垄集雨种植对春玉米生产力的影响
    任小龙
    贾志宽
    陈小莉
    韩清芳
    李荣
    [J]. 生态学报, 2008, (03) : 1006 - 1015
  • [7] 垄沟集水种植对土壤有效蓄水量及谷子生长、光合特性的影响
    李永平
    刘世新
    贾志宽
    聂俊峰
    曹秀霞
    李明芳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7, (10) : 163 - 167
  • [8] 玉米地膜覆盖的土壤环境效应
    杜社妮
    白岗栓
    [J].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07, (05) : 56 - 59
  • [9] 中国西北地区伏期干旱指数及干旱分析
    吴爱敏
    郭江勇
    王劲松
    [J]. 干旱区研究 , 2007, (02) : 227 - 233
  • [10] 半干旱地区旱地玉米节水播种技术研究
    程炳文
    买自珍
    王勇
    罗世武
    [J]. 内蒙古农业科技, 2006, (05) : 40 - 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