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优待制度研究

被引:6
作者
杨立雄
机构
[1] 中国人民大学劳动人事学院
关键词
社会福利; 社会优待; 特定群体;
D O I
10.16392/j.cnki.14-1057/c.2012.04.017
中图分类号
D632.1 [社会保障与社会福利];
学科分类号
120404 ;
摘要
我国已初步建立了包括老年人、军人及其家属、残疾人、未成年人等特定群体在内的社会优待制度,但是在开展社会优待工作时存在"四难",即:优待项目界定难,优待福利流动难,优待政策落实难,优待差距缩小难。本文建议,以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相适应、属地化管理、分类管理、政府主导社会分担等为原则,构建包括医疗保健服务优待、文化休闲服务优待、日常生活服务优待、交通服务优待、法律服务优待、义务和责任优待等在内的社会优待体系。另外,应建立全国基本优待制度,促进社会优待的均等化;建立财政合理补偿机制,调动社会组织的积极性;完善社会优待立法,提高公众和社会组织执行社会优待政策的自觉性。
引用
收藏
页码:58 / 67+78 +78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6 条
[11]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主要数据公报.[N].国家统计局 、第二次全国残疾人抽样调查领导小组.人民日报.2007,
[12]  
中国残疾人社会保障制度.[M].杨立雄; 兰花; 著.人民出版社.2010,
[13]  
军人抚恤优待条例释义.[M].民政部优抚安置局;国务院法制办公室政法劳动社会保障法制司编著;孙绍骋;李建主编;.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14]   对抚恤优待制度改革的思考 [J].
孙绍骋 .
理论视野, 2007, (06) :11-14
[15]   晋津冀老年人权益保障立法的实践和启示 [J].
海南省人大法制委、法工委学习考察组 ;
邓云秀 .
海南人大, 2007, (02) :39-41
[16]   大同公交筹资更新车 今年启用老年优待IC卡 [J].
王俊生 ;
李海燕 .
城市公共交通, 2007, (01) :10-10
[17]   北京市老年人优待工作探讨 [J].
陈宝全 .
北京观察, 2006, (10) :27-29
[18]   对办“老年优待证”的一点看法 [J].
刘国增 .
中国民政, 2006, (08) :43-43
[19]   老年优待证应实行全省『一证通』 [J].
肖守渊 .
老友, 2006, (07) :54-54
[20]   从古代残疾人法律制度审视当今残疾人保障法的完善 [J].
罗财喜 .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5, (04) :127-130+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