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株纤维素降解菌株的分离鉴定及产酶特征研究

被引:14
作者
尹礎 [1 ,2 ]
夏乐先 [1 ]
柳建设 [1 ]
张维新 [2 ]
吴发登 [1 ]
邱冠周 [1 ]
机构
[1] 中南大学资源加工与生物工程学院
[2] 东莞市环保局麻涌分局
关键词
纤维素酶; 分离; 菌; 16SrDNA; 荧光假单胞菌;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2 [环境微生物学];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利用纤维素为唯一碳源的选择性培养基,通过平板分离法,从造纸废水处理池中分离出一株产纤维素酶菌株。经菌落及菌的形态观察,生理生化实验和16SrDNA鉴定,判断其为一株荧光假单胞菌,被命名为Pseudomonas fluorescens sp.strainYL。通过其生长曲线和产酶动力学研究,对数期比生长速率约为0.125h-1。纤维素酶的产生与细菌的生长紧密相关联。该菌在摇瓶培养中以微晶纤维素唯一碳源时,粗酶液的最高CMC酶活出现在培养78h,达到17.12U/mL。然而以微晶纤维素和葡萄糖作为复合碳源时产酶活性最高,70h左右达92.3U/mL,而以蔗糖作为碳源时活性很小。这些结果表明:仅具有还原性基团的低聚糖才可诱导产纤维素酶,大分子纤维素对酶的诱导表达效果不及小分子还原糖,其酶的诱导生成可能是通过小分子还原糖间接实现的。
引用
收藏
页码:50 / 53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7 条
[1]   两株芽孢杆菌产纤维素酶的诱导机理研究 [J].
燕红 ;
杨谦 .
林产化学与工业, 2006, (03) :77-80
[2]   一组高效稳定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MC1的产酶条件 [J].
崔宗均 ;
朴哲 ;
王伟东 ;
苏宝林 ;
于会泳 .
农业环境科学学报, 2004, (02) :296-299
[3]   耐碱性真菌纤维素酶生产菌的筛选及酶学性质的初步研究 [J].
陈冠军 ;
杜宗军 ;
高培基 .
工业微生物, 2000, (04) :23-27
[4]   纤维素酶高产菌株最适发酵条件的研究 [J].
迟乃玉 ;
张庆芳 ;
刘长江 ;
邵敬伟 ;
阚国仕 .
沈阳农业大学学报, 2000, (04) :380-382
[5]   利用多菌种混合发酵转化玉米秸秆的研究 [J].
陈庆森 ;
刘剑虹 ;
潘建阳 ;
胡志和 ;
阎亚丽 ;
张晓玲 ;
庞广昌 .
生物技术, 1999, (04) :3-5
[6]   分解纤维素菌HT3的筛选及酶活力测定 [J].
石晶瑜 ;
张功 .
内蒙古师大学报(自然科学汉文版), 1998, (01) :68-70
[7]  
常见细菌系统鉴定手册.[M].东秀珠;蔡妙英等编著;.科学出版社.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