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业化进程中的“民工荒”形成机理实证研究——以浙闽津1550位农民工“二次流动”为例

被引:12
作者
梁雄军 [1 ,2 ,3 ]
林云 [4 ]
刘平青 [5 ]
丁守海 [6 ]
机构
[1] 台州市打私与海防口岸办
[2] 浙江理工大学经济管理学院
[3] 台州学院
[4] 台州职业技术学院
[5] 北京理工大学管理与经济学院
[6] 中国人民大学农业与农村发展学院
关键词
“民工荒”; 引发因素; 影响因素; 一般机理;
D O I
10.14007/j.cnki.cjpl.2010.03.012
中图分类号
F424 [工业建设与发展]; F249.2 [中国];
学科分类号
摘要
在中国经济体制和社会结构"双转型"过程中,1989年首次出现的"民工潮"问题在短短十几年里突然转变为"民工荒"现象,有其多方面原因。本文以农民工"二次流动"为视角,发展出引发和影响"民工荒"现象的系列变量,应用SPSS11.5对浙、闽、津三省(区)五城市1550位农民工的问卷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检验,发现导致农民工"换企业流动"和"换地区流动"的8个因素将引发"民工荒",农民工个体的利益诉求、心理品格和企业管理效能以及政府政策行为等因素也对"民工荒"现象产生影响,且企业"用工荒"是区域"民工荒"前兆;在此基础上归纳出"民工荒"形成的一般机理。
引用
收藏
页码:101 / 118
页数:18
相关论文
共 36 条
[1]   农村劳动力二次流动模型及政策含义——以浙江、福建、天津三地1702个个体样本为例 [J].
梁雄军 ;
刘平青 ;
林云 .
经济前沿, 2009, (04) :3-18
[2]   农民工自我维权的方式与机理研究——以浙闽津3省(市)1550个个体样本为例 [J].
梁雄军 ;
阮峥 ;
林云 ;
刘平青 .
新疆农垦经济, 2008, (09) :1-8
[4]   “刘易斯转折点”被推迟与“民工荒” [J].
周健 .
岭南学刊, 2008, (03) :45-49
[5]   “刘易斯拐点在我国已经出现”证伪——“民工荒”假象分析 [J].
张宗坪 .
山东经济, 2008, (02) :61-65
[6]   中国农村劳动力到底剩余多少? [J].
马晓河 ;
马建蕾 .
中国农村经济, 2007, (12) :4-9+34
[7]   基于“制度荒”和“权益荒”的“民工荒”研究 [J].
李长健 ;
辛晨 .
重庆工商大学学报(西部论坛), 2007, (04) :1-4
[8]   农民工劳动供给行为的理论分析——“民工荒”的微观经济视角 [J].
胡伟清 ;
张宗益 .
理论与改革, 2007, (04) :77-79
[10]   “民工荒”并不能说明我国经济到了“刘易斯转折点” [J].
姜华东 .
开放导报, 2007, (03) :57-59+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