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江市暖区暴雨的天气学分型

被引:8
作者
郭圳勉 [1 ]
黄先伦 [1 ]
麦宗天 [1 ]
叶磊 [2 ]
机构
[1] 阳江市气象局
[2] 解放军部队气象台
关键词
天气学; 暖区暴雨; 多尺度环流条件; 南海夏季风; 阳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26.62 [液态降水(降雨)];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采用常规气象资料、区域自动站资料、NCEP/NCAR再分析资料和OLR日平均资料,对2003—2012年阳江市29次暖区暴雨过程按切变线型、低涡型和分别出现在南海夏季风爆发前后的南风型进行分型,并对4类暖区暴雨的平均环流场和个例进行分析,结果表明:(1)阳江暖区暴雨多为南风型,主要发生在南海夏季风爆发之后;(2)各类暖区暴雨环流相同点:高层受南亚高压影响,有较强辐散;低层南支槽影响明显,有低空急流向暴雨落区上空输送充沛的暖空气及不稳定能量,使中尺度对流云团生成或输入;(3)切变线型、低涡型和南海季风爆发后的南风型暖区暴雨中,暴雨发生时副高位置偏东、强度偏弱,并略有西伸或东退,处于南海季风槽活跃时期;(4)在南海季风爆发前的南风型中,副高位置较西,强度较强,强盛的西南风与副高位置偏西有关。
引用
收藏
页码:13 / 18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3 条
[1]   华南暖区暴雨的一种低层重力波触发机制 [J].
徐燚 ;
闫敬华 ;
王谦谦 ;
董加斌 .
高原气象 , 2013, (04) :1050-1061
[2]   一次暖区暴雨的诊断分析 [J].
罗律 ;
谢太初 ;
李翠华 .
广东气象, 2013, 35 (02) :31-35
[3]   广东阳江一次强降水过程的成因分析 [J].
郭圳勉 ;
黄先伦 ;
陈洁雯 ;
梁国锋 .
暴雨灾害, 2012, 31 (03) :272-279
[4]   2005—2008年5、6月华南暖区暴雨与高、低空急流和南亚高压关系的统计分析 [J].
丁治英 ;
刘彩虹 ;
沈新勇 .
热带气象学报, 2011, 27 (03) :307-316
[5]   一次华南前汛期锋前暖区暴雨的分析 [J].
文丹青 ;
黄波 ;
刘峰 .
广东气象, 2011, 33 (02) :9-11+15
[6]   华南暖区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的分析 [J].
张晓美 ;
蒙伟光 ;
张艳霞 ;
梁建茵 .
热带气象学报, 2009, 25 (05) :551-560
[7]   “05·6”华南持续性暴雨的成因分析 [J].
熊文兵 ;
李江南 ;
姚才 ;
王安宇 ;
冯瑞权 .
热带气象学报, 2007, (01) :90-97
[8]   一类华南锋前暖区暴雨β中尺度系统环境特征的分析研究 [J].
夏茹娣 ;
赵思雄 ;
孙建华 .
大气科学, 2006, (05) :988-1008
[9]   夏季南海季风槽与印度季风槽的气候特征之比较 [J].
潘静 ;
李崇银 .
大气科学 , 2006, (03) :377-390
[10]   华南前汛期暖区暴雨流场结构的特征 [J].
韦统健 .
热带气象学报, 1994, (01) :37-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