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南暖区暴雨的一种低层重力波触发机制

被引:40
作者
徐燚 [1 ,2 ]
闫敬华 [2 ]
王谦谦 [3 ]
董加斌 [1 ]
机构
[1] 浙江省气象台
[2] 中国气象局广州热带海洋研究所
[3]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关键词
华南暖区暴雨; 低层浅薄稳定层; 低层重力波; 数值模拟;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458.121.1 [];
学科分类号
0706 ; 070601 ;
摘要
利用观测资料和高时空分辨率区域数值模式,对华南一次锋前暖区暴雨进行了分析和数值模拟。结果表明,锋区和暖区逐时降水呈波列状分布,锋区和暖区850hPa散度在各区降水开始之前1~2h出现剧烈振动,暖区振动比锋区约晚1h;降水时锋区和暖区间各点850hPa逐时散度增量也呈明显的波状分布。小波分析证实锋区和暖区存在周期相同且差半个位相的波动,波动的特性属于重力波。进一步分析发现,在暖区暴雨发生之前3h左右,锋区到暖区之间存在一非常浅薄的低层稳定层,位于950~850hPa之间。这一浅薄稳定层的存在满足重力波传播的条件,使锋区对流激发的低层重力波沿稳定层从锋区向暖区传播,激发了暖区低层的上升运动,并触发暖区中、低层不稳定能量的释放,导致暖区暴雨的发生。
引用
收藏
页码:1050 / 1061
页数:12
相关论文
共 18 条
[1]   “98.5”华南前汛期暴雨的非静力数值模拟和中尺度系统分析 [J].
文莉娟 ;
程麟生 ;
隆霄 ;
不详 .
高原气象 , 2005, (02) :223-231
[2]   1998年6月8~9日香港特大暴雨中尺度对流系统分析 [J].
孙健 ;
刘淑媛 ;
陶祖钰 ;
王洪庆 .
大气科学, 2004, (05) :713-721+801
[3]   华南暴雨试验天气雷达数据处理及暴雨中尺度结构个例分析 [J].
梁海河 ;
阮征 ;
葛润生 .
应用气象学报, 2004, (03) :281-290
[4]   非地转平衡流激发的重力惯性波对梅雨锋暴雨影响的动力学研究 [J].
许小峰 ;
孙照渤 .
气象学报, 2003, (06) :655-660+790
[5]   一次华南暴雨降水过程的模拟分析 [J].
楼小凤 ;
胡志晋 ;
史月琴 ;
王鹏云 ;
周秀骥 .
AdvancesinAtmosphericSciences, 2003, (01) :128-138
[6]   一次华南暴雨的中尺度结构及复杂地形的影响 [J].
孙健 ;
赵平 ;
周秀骥 .
气象学报, 2002, (03) :333-342
[7]   华南“94·6”特大暴雨的中尺度对流系统及其环境场研究 Ⅰ.引发暴雨的β中尺度对流系统的数值模拟研究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大气科学, 2002, (04) :541-557
[8]   华南暴雨试验过程的环境场和云团特征的初步分析 [J].
王立琨 ;
郑永光 ;
王洪庆 ;
陶祖钰 ;
马禹 ;
王旭 .
气象学报, 2001, (01) :115-119
[9]   广州中尺度模式局地要素预报性能分析 [J].
闫敬华 .
应用气象学报, 2001, (01) :21-29
[10]   一次罕见的华南大暴雨过程的诊断与数值模拟研究 [J].
孙建华 ;
赵思雄 ;
不详 .
大气科学 , 2000, (03) :381-3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