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构效关系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被引:13
作者
高志强
徐强
宋仲容
王林
机构
[1] 重庆文理学院化学与环境科学系
关键词
黄酮; 抗氧化活性; 密度函数方法; 结构-性质关系;
D O I
10.19500/j.cnki.0367-6358.2008.07.016
中图分类号
R914 [药物化学];
学科分类号
100701 ;
摘要
用密度函数方法对黄酮类化合物分子及其自由基进行了理论计算,并从几何结构、前线轨道、单电子分布、离解能等角度分析了影响竹叶黄酮抗氧化活性的结构因素。结果表明:(1)C2-C3之间的双键以及3位羟基的存在使整个黄酮类化合物分子处于同一平面,进而使C环成为A、B环共轭体系的延伸。(2)活性部位主要位于B环和C环的一部分。(3)4羟基活性最高。(4)3羟基对4羟基的协同作用增强了4羟基的活性。
引用
收藏
页码:439 / 443
页数:5
相关论文
共 4 条
[1]   C3O2分子结构和光谱的密度泛函理论研究 [J].
陈文凯 ;
杨迎春 ;
陆春海 ;
许娇 .
结构化学, 2001, (04) :294-298
[2]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活性的结构因素 [J].
赵继红 ;
梁宇 ;
颜达予 .
北方工业大学学报, 2001, (01) :36-44
[3]   黄酮类化合物抗氧化性与其结构关系的研究附视频 [J].
黄池宝 ;
罗宗铭 ;
宾丽英 .
广东工业大学学报, 2000, (02) :71-75
[4]   黄酮类抗氧化剂结构活性关系的理论解释 [J].
张红雨 .
中国科学(B辑), 1999, (01) :9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