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土地利用变化与碳排放空间格局特征研究

被引:14
作者
张艳芳
机构
[1] 陕西师范大学旅游与环境学院
关键词
土地利用; 碳排放; 空间格局; 西安市;
D O I
10.16152/j.cnki.xdxbzr.2013.02.021
中图分类号
X24 [人类、资源、能源与环境的关系];
学科分类号
1204 ;
摘要
目的研究城市土地利用与碳排放变化的时空特征及响应机制,为西安市低碳化的城市土地利用与空间增长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遥感和GIS技术,运用能源消耗的碳排放模型和Hopfield神经网络聚类方法进行研究。结果 2000—2007年西安市各区县的建设用地增长迅速,耕地减少,部分区县林地面积有所增加,草地变化量很小;土地利用动态度依次为建设用地、水体、耕地、未利用地、草地、林地;建设用地的碳源作用非常突出,林地的碳汇功能较强,建设用地增长是导致碳排放总量变化的主要因素;西安市各区县的碳排放类型可以划分为4类。结论西安市土地利用表现出显著的碳源增加、碳汇减少的特征;从"减排"和"增汇"两个方面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对西安城市低碳发展和低碳调控具有重要意义;从西安市碳排放的4种区县类型来看,新城市空间增长区域的碳代价显著大于老城区,优化城市空间增长模式对西安市低碳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引用
收藏
页码:287 / 292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6 条
[1]   基于TM的西安地区土地利用变化预测研究 [J].
党碧玲 ;
王菊翠 .
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 41 (04) :704-708
[2]   城市碳排放量测算方法研究——以北京市为例 [J].
娄伟 .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1, 25 (03) :104-110
[3]   上海郊区快速工业化的土地利用及碳排放响应——以张江高科技园区为例 [J].
单福征 ;
於家 ;
赵军 ;
钱光人 .
资源科学, 2011, 33 (08) :1600-1607
[4]   农用地碳汇效应估算及时空变化特征分析——以陕西省为例 [J].
邢燕燕 ;
张艳芳 .
干旱地区农业研究, 2011, 29 (03) :203-208+259
[5]   陕西省土地利用变化的碳排放效益研究 [J].
苏雅丽 ;
张艳芳 .
水土保持学报, 2011, 25 (01) :152-156
[6]   城市土地低碳利用模式的变革及路径 [J].
李国敏 ;
卢珂 .
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 2010, 20 (12) :62-66
[7]   基于能源消费的江苏省土地利用碳排放与碳足迹 [J].
赵荣钦 ;
黄贤金 .
地理研究, 2010, 29 (09) :1639-1649
[8]   基于STIRPAT模型分析CO控制下上海城市发展模式 [J].
燕华 ;
郭运功 ;
林逢春 .
地理学报, 2010, 65 (08) :983-990
[9]   建设用地对碳排放的影响关系研究 [J].
杜官印 .
中国土地科学, 2010, 24 (05) :32-36
[10]   江苏省1996年至2007年碳排放效应及时空格局分析 [J].
张秀梅 ;
李升峰 ;
黄贤金 ;
李颖 .
资源科学, 2010, 32 (04) :768-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