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参雄性不育系Sh-B的鉴定与花粉发育过程的解剖学研究

被引:7
作者
舒志明 [1 ]
梁宗锁 [1 ]
孙群 [1 ]
张兴悟 [2 ]
付亮亮 [2 ]
机构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 陕西天士力植物药业有限公司
关键词
丹参; 雄性不育; 花药发育;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S567.53 [];
学科分类号
1008 ;
摘要
在显微水平上对新发现的丹参雄性不育系Sh-B花药发育过程进行了解剖学观察,并对其花粉活力和结实率进行了鉴定。结果显示:根据花器官及花药的形态、大小以及花丝的长度,可以将Sh-B不育株分为3个不育类型,即Sh-B1、Sh-B2和Sh-B3。这3种不育类型均属于雄性不育,其花丝不到正常可育株的1/2,花药干瘪而瘦小,内无花粉粒或花粉无活力;其根、茎、叶以及种子形态结构与正常可育植株基本相似。产生雄性不育的主要原因有:花粉囊药室内壁纤维层加厚,影响花药壁开裂;小孢子母细胞周围不产生胼胝质或产生的胼胝质很少;绒毡层细胞延迟解体;花粉粒畸形。在其花药发育的小孢子母细胞时期、四分体形成前期、单核期、双核期均可能产生雄性不育的小孢子或花粉粒。
引用
收藏
页码:2202 / 220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10 条
[1]   小盐芥小孢子发生和雄配子体发育研究 [J].
董美芳 ;
王正德 ;
尚富德 .
西北植物学报 , 2006, (05) :964-969
[2]   甘蓝型油菜细胞质雄性不育系NCa花药发育的细胞学观察 [J].
危文亮 ;
王汉中 ;
刘贵华 .
中国农业科学, 2005, (06) :1232-1237
[3]   丹参品种资源特性的研究 [J].
张兴国 ;
王义明 ;
罗国安 ;
程方叙 .
中草药, 2002, (08) :72-77
[4]   K型小麦花粉粒内壁及ATP酶活性与雄性不育的相关性 [J].
姚雅琴 ;
张改生 ;
刘宏伟 ;
王军卫 .
西北植物学报, 2002, (02) :125-129+249
[5]   桃雄性不育的表现形式及其败育途径 [J].
罗来水 ;
肖德兴 ;
霍光华 ;
刘勇 ;
辜青青 .
果树科学, 2000, (02) :89-96
[6]   蜜环菌诱导子对丹参冠瘿组织积累丹参酮的影响 [J].
宋经元 ;
祁建军 ;
雷和田 ;
任春玲 ;
付洁 ;
张荫麟 .
植物学报, 2000, (03) :316-320
[7]   丹参组织培养快速繁殖技术的研究 [J].
蔡朝晖 ;
高山林 ;
徐德然 .
中国药科大学学报, 1991, (02) :65-68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M]. 化学工业出版社 , 国家药典委员会编, 2005
[9]  
植物制片技术[M]. 科学出版社 , 李正理 编著, 1978
[10]   ANATOMY AND CYTOLOGY OF MICROSPOROGENESIS IN CYTOPLASMIC MALE STERILE ANGIOSPERMS [J].
LASER, KD ;
LERSTEN, NR .
BOTANICAL REVIEW, 1972, 38 (03) :4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