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 20 条
陕北能源开发区产业同构化对比研究与趋势预测
被引:6
作者:
夏四友
[1
]
文琦
[2
]
赵媛
[1
,3
]
宋永永
[4
]
杜毅贤
[2
]
乔利娜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4]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来源: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同构化;
相似系数;
R/S分析法;
榆林市;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8.05.02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正确认识区域产业同构状况及演变趋势,对于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产业发展政策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陕北能源开发区—榆林市为研究对象,根据1995—2015年三次产业数据分析了榆林市产业结构模式,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测度了榆林市产业同构,并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对产业同构进行对比分析,另采用R/S分析法,对未来产业同构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发现:(1)榆林市产业呈现典型的"二三一"产业结构模式,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榆林市北六县和南六县内部产业结构趋同度属于较高层次,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尤其以神木县—府谷县(0. 976 2)和佳县—清涧县(0. 967 5)最为突出,南六县与北六县绝大多数区县间产业同构度都低于0. 9,产业趋同现象不明显。(3)榆林市南六县与北六县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H(1995—2015)=0. 611 2> 0. 5,如果在原有条件下继续发展,榆林市未来产业同构化程度将有所强化,但存在周期性变化。研究认为在相似的能源条件、经济交流与联系日益紧密及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接近的条件下,榆林市产业结构的趋同发展具有一定必然性,在未来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时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132 / 1142
页数:11
相关论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