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北能源开发区产业同构化对比研究与趋势预测

被引:6
作者
夏四友 [1 ]
文琦 [2 ]
赵媛 [1 ,3 ]
宋永永 [4 ]
杜毅贤 [2 ]
乔利娜 [2 ]
机构
[1] 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院
[2] 宁夏大学资源环境学院
[3] 南京师范大学金陵女子学院
[4] 陕西师范大学地理科学与旅游学院
关键词
产业结构; 同构化; 相似系数; R/S分析法; 榆林市;
D O I
10.13826/j.cnki.cn65-1103/x.2018.05.027
中图分类号
F127 [地方经济];
学科分类号
0202 ; 020202 ;
摘要
正确认识区域产业同构状况及演变趋势,对于制定科学的经济发展政策,尤其是产业发展政策具有较为重要的现实意义。以陕北能源开发区—榆林市为研究对象,根据1995—2015年三次产业数据分析了榆林市产业结构模式,通过产业结构相似系数测度了榆林市产业同构,并从横向与纵向两个维度对产业同构进行对比分析,另采用R/S分析法,对未来产业同构的演变趋势进行预测。研究发现:(1)榆林市产业呈现典型的"二三一"产业结构模式,第二产业比重较大,成为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的主导力量。(2)榆林市北六县和南六县内部产业结构趋同度属于较高层次,产业结构同质化现象十分严重;尤其以神木县—府谷县(0. 976 2)和佳县—清涧县(0. 967 5)最为突出,南六县与北六县绝大多数区县间产业同构度都低于0. 9,产业趋同现象不明显。(3)榆林市南六县与北六县产业结构相似系数的H(1995—2015)=0. 611 2> 0. 5,如果在原有条件下继续发展,榆林市未来产业同构化程度将有所强化,但存在周期性变化。研究认为在相似的能源条件、经济交流与联系日益紧密及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接近的条件下,榆林市产业结构的趋同发展具有一定必然性,在未来制定促进经济发展的政策时应有一个清醒的认识。
引用
收藏
页码:1132 / 1142
页数:11
相关论文
共 20 条
[1]   陕西省榆林市能源效率与经济发展水平时空耦合分析 [J].
夏四友 ;
文琦 ;
赵媛 ;
宋永永 ;
许昕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7, 36 (06) :34-38+44
[2]   基于DEA的能源富集区经济发展效率实证研究——以陕西省榆林市为例 [J].
夏四友 ;
文琦 ;
熊欢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6, 35 (05) :47-52
[3]   成渝地区产业结构趋同探析与政策选择 [J].
罗若愚 ;
赵洁 .
地域研究与开发, 2013, 32 (05) :41-45
[4]   山东省西部产业结构趋同研究 [J].
刘杰 .
经济地理, 2013, 33 (09) :101-106
[5]   中国省区间产业内贸易与产业结构同构分析 [J].
张卓颖 ;
石敏俊 .
地理学报, 2011, 66 (06) :732-740
[6]   苏、鲁产业结构比较分析 [J].
孙东琪 ;
朱传耿 ;
周婷 .
经济地理, 2010, 30 (11) :1847-1853
[7]   基于相似系数和R/S分析方法的闽台产业同构性 [J].
韦素琼 ;
陈艳华 ;
耿静嬛 .
地理研究, 2010, 29 (03) :491-499
[8]   产业同构测度的方法 [J].
关爱萍 .
统计与决策, 2007, (19) :32-34
[9]   长三角省际贸易强度与制造业同构的关系分析 [J].
王志华 ;
陈圻 .
产业经济研究, 2007, (01) :45-50
[10]   我国高技术产业同构性与集聚的实证分析 [J].
蒋金荷 .
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 2005, (12) :91-97+1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