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气候因子驱动分析

被引:27
作者
房世波 [1 ]
许端阳 [2 ]
张新时 [3 ]
机构
[1] 中国气象科学研究院
[2] 南京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3]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与植被环境变化国家重点实验室
关键词
沙漠化; 遥感; 毛乌素沙地; 气候变化;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 [生态系统与污染生态学]; P467 [气候变化、历史气候];
学科分类号
摘要
通过对20世纪80年代,90年代,2000年3个时期遥感图像解译,分析了毛乌素沙地沙漠化过程及其驱动机制,认为毛乌素沙地近20 a来沙漠化程度有所减轻,植被覆盖有所增加。气候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导致植被覆盖增加的决定因素,近20 a中该区年际气候变化表现为增温和降水波动,通过多元回归分析确定降水和气温是影响毛乌素沙地植被变化的关键气候因子,气温升高是促使本研究区植被覆盖增加的主要气候因素,气温升高引起的生长季节的延长和生长加速是研究区NDVI增加的主要原因,即气候变暖促进了该区植被覆盖增加。人为因素的影响表现在20 a来农田和林地的大面积增加。
引用
收藏
页码:796 / 801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28 条
  • [11] 中国的荒漠化及其防治[M]. 高等教育出版社 , 慈龙骏等著, 2005
  • [12] 遥感应用分析原理与方法[M]. 科学出版社 , 赵英时等编著, 2003
  • [13] 毛乌素沙区自然条件及其改良利用[M]. 科学出版社 , 北京大学地理系等 编, 1983
  • [14] Desertification assessment in China: An overview[J] . X. Yang,K. Zhang,B. Jia,L. Ci.Journal of Arid Environments . 2005 (2)
  • [15] Socio-ecological analysis of desertification in the Mu-Us Sandy Land with satellite remote sensing
    Tatsuaki Kobayashi
    Seiken Nakayama
    Li-Min Wang
    Guo-Qiang Li
    Jie Yang
    [J]. Landscape and Ecological Engineering, 2005, 1 (1) : 17 - 24
  • [16] 毛乌素沙漠沙化过程探析
    杨永梅
    杨改河
    冯永忠
    任广鑫
    [J].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06, (09) : 103 - 108
  • [17] 科尔沁地区现代沙漠化过程的驱动因素分析
    王涛
    吴薇
    赵哈林
    胡孟春
    赵爱国
    [J]. 中国沙漠, 2004, (05) : 3 - 12
  • [18] 近50年来中国北方沙漠化土地的时空变化
    王涛
    吴薇
    薛娴
    孙庆伟
    张为民
    韩致文
    [J]. 地理学报, 2004, (02) : 203 - 212
  • [19] 近20年来中国植被活动在增强
    方精云
    朴世龙
    贺金生
    马文红
    [J]. 中国科学(C辑:生命科学), 2003, (06) : 554 - 565+578
  • [20] 鄂尔多斯高原土地沙化过程中自然与人为因素的定量分析
    贾宝全
    慈龙骏
    高志刚
    张红旗
    [J]. 林业科学, 2003, (06) : 15 - 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