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 掌握本地区新生儿细菌性脑膜炎的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提高该病的防治水平。方法 对南宁市2000年12月-2002年11月67,342名新生儿进行主动监测。疑似病例作脑脊液(CSF)常规检查和血、CSF细菌分离培养。脑膜炎患婴进行动态评估与定期随访。结果 临床细菌性脑膜炎47例,发病率69.8/10万,农村病例占76.6%;明显高于城区;≤7天新生儿占61.7%,其中2天内占34.0%;医源性感染占6.4%。临床表现不典型,CSF中WBC中位数(M)=46×106/L,蛋白中位数(M)=1.83 g/L,WBC数与蛋白定量之间具有高度相关性(r=0.5308 t=4.2015 P<0.001)。CSF培养出病原菌4例(8.5%),阳性率低可能与检测前使用抗生素病例较多有关。血培养阳性率29.8%,以大肠埃希菌和葡萄球菌为主。病死率25.5%,后遗症发生率48.6%。结诊降低该病发生率的关键,在于加强农村围产儿感染的防治和控制医源性感染。致病原流行病学监测,有利于临床诊治水平的提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