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管性痴呆的可能心理社会危险因素

被引:39
作者
张新凯
张明园
李春波
何燕玲
机构
[1] 上海市精神卫生中心!上海
[2] 上海市铁道大学医学院附属甘泉医院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心理社会因素; 相对危险度;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43.9 [其他];
学科分类号
1002 ;
摘要
目的 探索血管性痴呆(VD)可能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方法在城市社区中分层整群抽样,10年间完成两次二阶段法调查的 55岁及以上人群共5055人。工具为“上海市老年研究访问卷”中有关内容。 1987年第一次调查非痴呆4896名老人多方面的心理杜会因素资料,以及进行 MMSE和 ADL量表评定。10后复访,按 DSM-Ⅲ-R和Hachinski缺血指数作出痴呆和VD的临床诊断,计算VD年发病率,以Logistic回归法分析VD老人10年前那些心理社会因素对10年后VD疾病发生产生可能的影响。结果10年后访到1206名老年人中有新发痴呆124名,其中VD36名。经统计分析相对危险度(RR),发现VD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主要有不参加集体活动、对生活不满意。有不良生活事件和抑郁等4项(RR>1);此外,ADL总分有较好预测VD的作用。结论心理社会危险因素在VD的发生和发展中可能有一定的影响作用。
引用
收藏
页码:22 / 25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阿尔茨海默病的心理社会危险因素研究 [J].
张新凯 ;
李春波 ;
张明园 ;
何燕玲 .
中华医学杂志, 1999, (05) :15-18
[2]   老年痴呆的社会-心理-环境危险因素(综述) [J].
张新凯 .
上海精神医学, 1998, (S1) :57-60
[3]  
Characterization of risk factors for vascular dementia: The Honolulu-Asia Aging Study[J] . G. W. Ross,H. Petrovitch,L. R. White,K. H. Masaki,C. Y. Li,J. D. Curb,K. Yano,B. L. Rodriguez,D. J. Foley,P. L. Blanchette,R. Havlik.Neurology . 1999 (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