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护性耕作技术研究进展与展望

被引:16
作者
谢红梅
机构
[1] 重庆工商大学环境与生物工程学院
关键词
保护性耕作技术; 秸秆还田; 培肥地力; 土壤储水量; 增产;
D O I
10.13989/j.cnki.0517-6611.2009.05.095
中图分类号
S345 [有机农业];
学科分类号
090101 ;
摘要
阐述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概念及其提高经济、生态和社会效益的机理,综述了国内外保护性耕作技术的研究进展及现状,并针对目前存在问题预测了保护性耕作技术的发展趋势,旨在提高耕地的综合生产能力,促进我国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引用
收藏
页码:1965 / 1967+1969 +1969
页数:4
相关论文
共 31 条
[1]   稻田保护性耕作研究——I.免耕对水稻产量、生长动态及害虫数量的影响 [J].
黄小洋 ;
漆映雪 ;
黄国勤 ;
张兆飞 ;
刘隆旺 ;
章秀福 ;
高旺盛 .
江西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4) :530-534
[2]   南方丘区两熟制稻田保护性耕作的稻田生态效应 [J].
郑家国 ;
谢红梅 ;
姜心禄 ;
吴婕 .
农业现代化研究, 2005, (04) :294-297
[3]   保护性耕作研究现状、发展趋势及对策 [J].
张海林 ;
高旺盛 ;
陈阜 ;
朱文珊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5, (01) :16-20
[4]   广西水稻免耕抛秧技术推广的现状、存在问题和发展对策 [J].
杨为芳 .
广西农学报, 2004, (03) :33-36
[5]   保护性耕作增产机理分析 [J].
曹连生 .
农村牧区机械化, 2004, (01) :7-9
[7]   建立新土壤耕作制度 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附视频 [J].
周广武 ;
魏庆仁 .
农机化研究, 2004, (01) :57-59
[8]   旱地农业保护性耕作技术与机具研究 [J].
高焕文 .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2004, (01) :75-76
[9]   保护性耕作技术的效益和应用前景分析 [J].
常旭虹 .
耕作与栽培, 2004, (01) :1-3+44
[10]   谈保护性耕作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J].
肖兴宇 ;
杨柏青 .
农机使用与维修, 2004, (01) :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