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内镜下碘染色在食管癌高发区进行普查的意义

被引:74
作者
王贵齐
魏文强
吕宁
郝长青
林冬梅
张宏图
孙耘田
乔友林
王国清
董志伟
机构
[1] 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镜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流行病教研室,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河南省林州市肿瘤医院内镜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病理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流行病教研室,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内镜科,中国医学科学院中国协和医科大学肿瘤医院流行病教研室北京,北京,北京,河南林州,北京,北京,北京,北京,北
关键词
食管肿瘤; 高发区; 内镜; 碘染色; 普查;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R735.1 [食管肿瘤];
学科分类号
100214 ;
摘要
背景与目的:食管癌的死亡率一直居高不下,主要是由于其早诊率较低。为提高食管癌的早诊率,本研究探讨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应用直接内镜下碘染色进行普查提高食管癌早诊率的可行性。方法:应用直接内镜下碘染色在我国食管癌高发区对3164名高危人群进行3次普查,每个普查对象均在着色区取一块活检组织,且每例可疑病例也均在食管的不着色区取活检组织作病理检查,然后将食管鳞状上皮的着色情况与其对应的病理检查结果进行对照。结果:(1)早期食管癌100%碘染色阳性,染色级别多为Ⅰ级。早期食管癌检出率为1.6%~4.59%,中晚期食管癌的检出率为0.29%~1.09%,食管癌的早诊率均在75%以上。(2)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95.6%碘染色阳性,其中91.3%病例碘染色级别为Ⅰ和Ⅱ级。食管鳞状上皮重度不典型增生检出率为4.49%~7.68%。(3)中度不典型增生96.6%碘染色阳性,73.3%病变染色级别为Ⅱ和Ⅲ级。(4)92.3%轻度不典型增生碘染色阳性,86.5%病变染色级别为Ⅱ和Ⅲ级。(5)而只有0.9%的炎症和0.4%的正常组织碘染色级别为Ⅰ和Ⅱ级,正常组织大多数为阴性或Ⅲ级。结论:在食管癌高发区应用直接内镜下碘染色进行普查,对早期食管癌及其癌前病变有较高的检出率。
引用
收藏
页码:175 / 177
页数:3
相关论文
共 3 条
[1]   食管癌高发现场早诊早治 30年临床研究经验 [J].
王国清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1, (01) :69-72
[2]   癌症防治重在“三早” [J].
董志伟 .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2001, (01) :8-9
[3]  
早期食管癌和胃贲门癌内镜检查图谱[M]. 科学出版社 , 王国清著, 19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