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市近5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被引:19
作者
戴明忠
盛学良
不详
机构
[1] 南京大学环境学院
[2] 江苏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江苏南京江苏省环境工程咨询中心
[3] 江苏南京
[4] 江苏南京
关键词
生态足迹; 生态压力; 生态赤字; 江阴;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X171.4 [生态建设与生态恢复];
学科分类号
摘要
生态足迹理论是通过跟踪区域的资源和能源消费 ,将它们转化为提供这种物质流所必须的生物生产性土地面积 ,并与生态承载力进行比较 ,以此衡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状态。利用生态足迹理论 ,计算了江阴市 1 997~ 2 0 0 1年5年间的生态足迹变化过程。结果表明 ,江阴市的人均生态足迹供给约为 0 .30hm2 ·cap-1 ,而人均生态足迹消费从1 997年的 1 .6 5hm2 ·cap-1 提高到 2 0 0 1年的 2 .0 4hm2 ·cap-1 ,生态压力不断增大 ,生态赤字显著提高。对江阴市生态足迹构成进行分析 ,因素贡献大小依次排列为 :化石能源 >耕地 >牧草地 >水域 >建筑用地 >林地。化石能源消费的份额最大 ,超过 5 0 % ,与江阴市高强度的经济活动有关 ;与此同时 ,食物生产消费也占较大份额。 5年间单位GDP的生态足迹呈下降趋势 ,表明江阴市的资源利用效率明显提高
引用
收藏
页码:482 / 487
页数:6
相关论文
共 5 条
  • [1] 中国1999年的生态足迹分析
    徐中民
    陈东景
    张志强
    程国栋
    [J]. 土壤学报, 2002, (03) : 441 - 445
  • [2] 生态足迹理论在我国干旱区的应用与探讨——以新疆为例
    陈东景
    徐中民
    [J]. 干旱区地理, 2001, (04) : 305 - 309
  • [3] 生态足迹方法:可持续性定量研究的新方法——以张掖地区1995年的生态足迹计算为例
    徐中民
    程国栋
    张志强
    [J]. 生态学报, 2001, (09) : 1484 - 1493
  • [4] 生态足迹分析理论与方法
    杨开忠
    杨咏
    陈洁
    [J]. 地球科学进展, 2000, (06) : 630 - 636
  • [5] 甘肃省1998年生态足迹计算与分析
    徐中民
    张志强
    程国栋
    [J]. 地理学报, 2000, (05) : 607 - 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