藏北长江源地区河流地貌特征及其对新构造运动的响应

被引:40
作者
李亚林 [1 ]
王成善 [1 ]
王谋 [2 ]
伊海生 [2 ]
李勇 [2 ]
机构
[1] 中国地质大学地球科学与资源学院青藏高原地质研究中心
[2] 成都理工大学地球科学学院
关键词
青藏高原; 长江源地区; 河谷地貌; 新构造运动;
D O I
暂无
中图分类号
P546 [新构造运动(新构造学)];
学科分类号
070904 ;
摘要
对藏北长江源地区河谷地貌和新构造变形调查发现,该区具有平行式水系格局,河谷地貌以形态不同的窄谷和宽谷为特点,新近纪以来该区主要经历了早期挤压和晚期伸展构造演化过程,产生了褶皱-逆冲、走滑剪切、正断层和地堑构造3种构造变形样式。长江源区河谷地貌的形成演化明显受新构造运动的影响,新构造运动不仅控制了河谷地貌形态与水系格局,而且影响了河流阶地分布以及洪(冲)积扇的形态、结构。长江源地区主要水系至少自全新世以来是沿新构造运动产生的不同性质断裂构造溯源侵蚀发育而成。
引用
收藏
页码:374 / 382
页数:9
相关论文
共 6 条
[1]   河流地貌对构造活动的响应 [J].
史兴民 ;
杨景春 ;
不详 .
水土保持研究 , 2003, (03) :48-51+108
[2]   藏北羌塘盆地构造特征及演化 [J].
黄继钧 .
中国区域地质, 2001, (02) :178-186
[3]   青藏高原三维变形运动学的时段划分和新构造分区 [J].
马宗晋 ;
张家声 ;
汪一鹏 .
地质学报, 1998, (03) :211-227
[4]   青藏公路(崑崙山至唐古拉山段)地貌特征的初步观察 [J].
杜榕桓 .
地理学报, 1964, (02) :143-157
[5]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综合科学考察队编.西藏地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83
[6]  
沈玉昌著,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编辑.长江上游河谷地貌[M].北京:科学出版社,1965